当前位置

首页 > 字体知识 >

时间: 2021-07-01 16:13
启(qǐ)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及商代金文 ,其古字形像用手开门,本义是开启、开门。开门意味着开始,启便用如开创、开拓、开始之义。也用如一般意义上的开始。教导要开口,故启也用作教导、启禀、禀告之义。启事,即陈述事由。启事一词也即从此开始使用。启在古代又特指一种陈述性的文体。

(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拼音


注音
ㄑㄧˇ

平水韵部
上声八荠

繁体


异体
*启、唘、啔、闙、ࢻ�、ࢼ�、࠶�

四角号码
3026 7


部首
户、口

总笔画
4+3,3+4

五笔
YNKD

统一码
基本区-542F

字级
一级(编号0886)

造字法
会意字

结构
合体字,半包围-左上包围结构

目录
1文字溯源
2详细释义
3古籍释义
4字形书法
5韵书集成
折叠编辑本段文字溯源
启初为会意字。殷商甲骨初文(甲组图1)从又从户。"又"为手的象形,"户"为门的象形,两相会意,表示以手拉门。后来在字形下部增添"口"(甲组图4、5)。从口,表示以言语启发教导,上半部分的"启"是形旁也是声旁。部分字形亦加日(甲组图2、3)。或在加"口"的字形上复加"日",会意相同(甲组图6、7,加日者后分化为晵, 《说文解字》训"雨而昼夝(晴)")。从日,有开门引进日光,用以表示晴朗之义。估计初意表示把太阳比作有门之物,与开门之"启"在比喻意义上是相似的,它们在造字心理上有着共同的构型。到西周,取得主流地位的是从口从又从户(甲组图8)。春秋时,构件"又"或作"戈"(甲组图9),以戈启门,虽行用不久,楷书却出现了啔字。当时另一主要变化是构件攴代替了又(如甲组图10,属于形义皆近构件的互用),后来一直成为启字的主流写法。到战国时,构件"攴"又有作"殳"者(甲组图18-20,亦属于形义皆近构件的互用),此写法历经汉代,最终楷书又出现异体ඳ。其时亦有省略口作⻻者(甲组图20),或易"口"为"土"作甲组图23者,或攴下又加饰笔致构件"又"成为上攴下寸的共用者。其时主流写法虽有微小波动,但基本稳定,并为《说文》所取法。许慎分析为从攴启声,当另有所本或理据重构。隶变后楷书主要出现了构意相同而方位不同的"启""ඳ"两体,还有讹体"唘"。现代整理汉字时,以启为正体,将启、唘作为异体,后启又简化为"启"。啔与启也被自然淘汰。晵被《说文》收录,立为字头,一直保存。

"启"在甲骨文时代就是一个简化字。至于《说文》"启(简体)"入口部,训"开也"。目部之"晵",木部之"棨",糸部之"綮",加之日部之"晵",由于许慎不知有"⻻"字,说解以上诸字均曰"启省声",而说"启"为"从攴启声",既误解"启"字,而又说误此四字。"启"在西周金文中沿用甲骨文之繁体(甲组图4、5),战国以后从攴作"启",这是后世通用之繁体,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方案》确定以"启(简体)"代"启"。
启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qǐ 动词 开;打开。 open 《尚书·金縢》:"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 启封;开启;难以启齿
〈文言〉分开。  《大戴礼记·夏小正》:"启灌蓝蓼。启者,别也,陶而疏之也。"
〈文言〉开拓;开创。 open up 《诗经·鲁颂·閟宫》:"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始;开始。 start
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君则摄进,首启戎行。"

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下》:"窟巢托足,遂启璇雕。"

启用;启运;启动
〈文言〉通;开通。  《梁书·元帝纪》:"凿河津于孟门,百川复启。"
开导;教育。
enlighten;

teach;

educate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天诱其衷,启敝邑之心。"

《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启发;启蒙;启示
招致;引发。  《左传·文公七年》:"今臣作乱,而君不禁,以启寇雠,若之何?"
〈文言〉用在书信的开头或结尾,表示自谦,相当于禀告或陈述。
inform;

state

韩愈《上郑尚书相公启》:"愈启:伏蒙仁恩,猥赐示问。" 启奏;启禀
〈文言〉省视,察看。 observe 《论语·泰伯》:"启予足!启予手!"
名词 〈文言〉指门户;道桥。   启塞
古时指立春、立夏。  《左传·昭公十七年》:"青鸟氏,司启者也。"
文体之一,较简短的书信。 letter 《太平御览》卷五九五引汉服虔《通俗文》:"官信曰启。" 启事
〈文言〉先锋。  《周礼·地官·乡师》"巡其前后之屯"唐贾公彦疏:"军在前曰启,在后曰殿。"
〈文言〉指军队的左翼。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启,牢成御襄罢师,狼蘧疏为右。"
(Qǐ)夏朝君主的名字。  
(Qǐ)姓氏用字,参看"启姓"。  
形容词 〈文言〉先进的,前头的。  《商君书·境内》:"其先入者,举为最启;其后入者,举为最殿。"
参考资料: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释义
折叠说文解字
【卷二】【口部】康礼切(qǐ)

启,开也。从户从口。

【卷三】【攴部】康礼切(qǐ)

启,教也。从攴启声。《论语》曰:"不愤不启。"

〖注释〗①《论语》:指《述而篇》。愤,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见朱熹注。

折叠说文解字注
【卷二】【口部】

启,开也。

段注:按后人用启字训开,乃废启不行矣。启,教也。《玉篇》引《尧典》:胤子朱启明。《释天》:明星谓之启明。

从户口。

段注:会意。康礼切。十五部。此字不入户部者。以口户为开户也。

【卷三】【攴部】

启,教也。从攴。启声。

段注:康礼切。十五部。

《论语》曰:不愤不启。

段注:述而篇文。

折叠广韵
康礼切,上荠溪 ‖启声支1部(qǐ)

启,开也。发也。别也。刻也。《说文》:"敎也。"俗作启。康礼切。十二。

折叠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启(简) ·康熙笔画:7 ·部外笔画:4

《唐韵》康礼切。《集韵》《韵会》遣礼切。《正韵》祛礼切,并音棨。《说文》:开也。从户从口。《玉篇》:书曰启明,本亦作启。

又《尔雅·释天》:明星谓之启明。注:太白星也。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太白。○按《诗·小雅》作启明。

【丑集上】【口部】 启·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8

《广韵》康礼切。《集韵》《韵会》遣礼切。《正韵》:祛礼切,并音棨。《说文》本作启,教也。《玉篇》:开发也。《书·尧典》:启明。传:启,开也。又《大甲》:启廸后人。

又《尔雅·释言》:启,跪也。注:跽也。《诗·小雅》:不遑启处。传:启,跪。处,居也。

又《广韵》:别也。

又刻也。

又《诗·小雅》: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注:王氏曰:军前曰启,后曰殿。先军行之前者,所谓选锋也。

又启事。《晋书·山涛传》:涛为吏部尚书,凡用人行政,皆先密启,然后公奏,举无失才。时称山公启事。

又《字汇》:姓也。

又《尔雅·释畜》:前右足白,启。注:《左传》曰启服。疏:《昭二十九年》卫侯来献其乘马,曰启服。杜预曰:启服,马名是也。

又《埤雅》:雨而昼晴曰启。

又星名。《诗·小雅》:东有启明。

又与启通。详前启字注。

折叠编辑本段字形书法
折叠字形对比
折叠书写提示
【笔顺】①丶(点)②㇕(横折)③一(横)④丿(撇)⑤丨(竖)⑥㇕(横折)⑦一(横)

【写法】❶"户"从上、左包围"口"底部齐平。❷"户"上部居上半格偏右;首笔点从竖中线上端起笔,第三笔横在横中线。❸"口"扁宽,在下半格偏右,右边略超出上部"户"。

折叠书法欣赏
折叠编辑本段韵书集成
折叠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kʰ iər
王力系统 脂 kʰ iei
董同龢系统 佳 kʰ ieɡ
周法高系统 支 kʰ eɣ
李方桂系统 佳 kh igx
西汉  脂 
东汉  脂 
魏  皆  iəi
晋  皆  iəi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齐  iəi
北魏后期北齐 齐  iəi
齐梁陈北周隋 齐  iæi
隋唐 高本汉系统  kʰ iei
王力系统  kʰ iei
董同龢系统  kʰ iɛi
周法高系统  kʰ iɛi
李方桂系统  kh iei
参考资料:
折叠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启、启(简) 启 蟹 上声 十一荠 溪  开口呼 四 次清 康礼切 kʰiɛi
集韵 启 启 止 上声 六止 溪  开口呼 三 次清 诘以切 kʰie
启、启(简) 启 蟹 上声 十一荠 溪  开口呼 四 次清 遣礼切 kʰiɛi
韵略 启   上声 荠      遣祢切
增韵 启   上声 荠      遣祢切
中原音韵 启 起  上声 齐微 溪  齐齿呼  次清  kʼi
中州音韵 启   上声 齐微      丘已切
洪武正韵 启、启(简) 启  上声 三荠 溪 苦   次清 祛礼切 k'i
参考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本页标题:启

本页地址:http://dullr.com/ziti/ziti/zitizhishi/662.html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本站部分文章转自网络整理,如有侵犯您的版权信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