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字体知识 >

时间: 2021-07-01 16:18
陷(拼音:xià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陷的古字写作臽,始见于甲骨文,像人落入陷阱。后加阝(阜)旁成为陷。 陷本义指陷落,引申指陷阱、坑穴,又引申为凹下。由坑穴下陷引申为过失、缺失。作动词用时,表示抽象义,指陷害。陷用于使动,表示使陷落、攻陷。

(基本信息主要来源:《新华写字字典 第2版》 、汉典网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拼音
xiàn

部首
阝(左)

五笔
BQVG(86);BQEG(98)

仓颉
NLNHX

郑码
YRNB

字级
一级(2138)

平水韵
去声第三十·陷

统一码
9677


注音字母
ㄒㄧㄢˋ

总笔画数
2+8

GBK编码
CFDD

笔顺编号
5235321511

四角码
7727₇

异体字
埳、臽、䧟、਺�、਺�

造字法
会意字、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目录
1文字源流
2详细释义
3古籍解释
4字形书法
5音韵集成
6方言汇集
折叠编辑本段文字源流
陷的本字是臽。臽是会意字,甲骨文作图1、2等形,像一个人(图B)陷落在坑里(图A)的样子。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说:"甲骨文的'今日臽'是指陷人以祭言之。"意思是活埋人进行祭祀。也有人认为就是单纯掉进陷阱的意思。商代金文作图3,上部为跪坐的人形,与从人同。西周金文(图4)人与女合为一个构件,下变为臼。可能因为到后世已看不出人掉进"陷阱"的意思,此字到篆文(图5)在其左加了"阜(后来写作阝)"旁写作"陷",成为形声兼会意字。凡是从"阜"的字,大多与高山、建筑或从上而下的动作有关。所以"陷"表掉进陷阱的意义更加明显了。"臽"已不再是常用字,但仍然保留在了一些形声字当中,如馅、焰、阎等。

"陷"由本义陷进、坠入,引申指穿透、刺破。战争中,攻进对方的阵地,或攻破对方的城池,也叫"陷",就是陷落、攻破的意思。如说"攻城陷阵"。猎人捕捉野兽,在地上挖个深坑,上面伪装好,野兽经过,掉进坑中,这就是"陷坑",又叫"陷阱"。设计害人,使人上当受骗,掉进圈套之中,称之为"陷害"。"陷"还用来比喻深深进入某种境界或某种思想活动之中。如"陷入沉思,陷入深渊"。"陷"还有凹进的意思,因为凹进也是一种陷入。"陷"还有短缺的意思,因此称某些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是"缺陷"。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xiàn

名词

陷阱;上面盖着伪装物的坑,也用于比喻。
陷trap

《韩非子‧六反》:"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

《汉书‧晁错传》:"其立法也,非以苦民伤众,而为之机陷也。"

设陷

不足之处;缺点。

faults

《国语‧鲁语下》:"齐闾丘来盟,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

动词

掉进(泥土等松软的物体里)。

fall into

《国语‧鲁语上》:"若以邪临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专,则不能使。"

《孟子‧梁惠王上》:"及陷於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下陷;塌陷

淹没,埋没。

submerge

《礼记‧檀弓下》:"毋使其首陷焉。"

设计害人;使坠入。

frame up

《史记‧酷吏列传》:"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

宋·叶适《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又疑虏复犯淮,故就用为提盐,皆欲以危地陷公也。"

陷害;诬陷

刺入。

《韩非子‧难一》:"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汉书‧贾谊传》:"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

嵌入。

唐·韩愈《徐泗濠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故请刻石以记之,而陷置于壁间,俾来者得以览观焉。"

攻破;占领。

capture;break

《吕氏春秋‧贵卒》:"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六月,陷赵军。"

冲锋陷阵

被攻破;被占领。

《左传‧宣公十二年》:"彘子以偏师陷,子罪大矣。"

失陷;沦陷;攻陷

缺少;不足。

《淮南子‧缪称训》:"满如陷,实如虚。"

hán

通"含"。东西放在口里。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势备》:"夫陷齿戴角,前蚤(爪)后锯(距),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也。"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字典》 )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解释
折叠说文解字
【卷十四下】【踏部】户䟟切(xiàn)

高下也。一曰陊也。从踏从臽,臽亦声。

折叠说文解字注
高下也。高下者,高与下有悬绝之势也。高下之形曰陷,故自高入於下亦曰陷,义之引申也。《易》曰:"坎,陷也。"谓阳陷阴中也。凡深没其中曰陷。

从踏,臽声。大徐作从踏,从臽,臽亦声。户䟟切,八部。

折叠广韵
户韽切,去陷匣 ‖ 臽声谈3部(xiàn)

陷,入地隤也。户韽切。五。

折叠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陷 ·康熙笔画:16 ·部外笔画:8

《唐韵》户韽切。《集韵》《韵会》《正韵》乎韽切。并音䐄。《说文》:高下也。一曰陊也。《玉篇》:坠入地也,没也,隤也。《易·需·彖》:刚健而不陷。《史记·灌夫传》:战常陷坚。

又《鲁语》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於恭。注:犹失过也。

《玉篇》:亦作錎。《集韵》:同埳。《篇海》:亦作跶。

折叠编辑本段字形书法
折叠字形对比
折叠书写提示
【规范】"阝"2画,㇌(横撇弯钩)一笔写成。

【写法】➊"阝"窄"臽"宽,顶部"阝"低,底部左右旁齐平。❷"阝",㇌(横撇弯钩)的钩部在横中线。❸"臽""⺈"窄"臼"宽;"撇的撇尖伸向"阝"侧;㇇(横撇)收笔横中线;"臼",上宽下窄,第二笔竖在竖中线左侧,㇕(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

折叠书法欣赏
折叠编辑本段音韵集成
折叠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ɡʰ

æm

王力系统



ɣ

eam

董同龢系统



ɣ

ɐm

周法高系统



ɡ

riam

李方桂系统



g

riamh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ɣ

ăm

拟音/王力系统

ɣ

ɐm

拟音/董同龢系统

ɣ

ɐm

拟音/周法高系统

ɣ

æm

拟音/李方桂系统

ɣ

ăm

折叠韵书集成
韵书名称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五十八陷



开口呼

二等

全浊

户韽切

ɣɐm

集韵





去声

五十八陷



开口呼

二等

全浊

乎韽切

ɣɪɐm

礼部韵略

去声



乎韽切

增韵

去声



乎韽切

洪武正韵



去声

二十一勘





全浊

乎韽切

ɣiam

中原音韵



去声

监咸



齐齿呼

xiam

分韵撮要



阳去

第二十四缄减鉴甲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

折叠编辑本段方言汇集
◎ 赣语:hram4 陷泥巴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m3 [客英字典] ham3 [海陆腔] ham5 [客语拼音字汇] ham4 [宝安腔] ham3 [东莞腔] ham3 [台湾四县腔] ham5 [梅县腔] ham5

◎ 粤语:haam6 ham6
上一篇: 下一篇:

本页标题:陷

本页地址:http://dullr.com/ziti/ziti/zitizhishi/661.html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本站部分文章转自网络整理,如有侵犯您的版权信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