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
(基本信息主要来源:《新华写字字典 第2版》 、汉典网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陷
拼音
xiàn
部首
阝(左)
五笔
BQVG(86);BQEG(98)
仓颉
NLNHX
郑码
YRNB
字级
一级(2138)
平水韵
去声第三十·陷
统一码
9677
注音字母
ㄒㄧㄢˋ
总笔画数
2+8
GBK编码
CFDD
笔顺编号
5235321511
四角码
7727₇
异体字
埳、臽、䧟、�、�
造字法
会意字、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目录
1文字源流
2详细释义
3古籍解释
4字形书法
5音韵集成
6方言汇集
折叠编辑本段文字源流
陷的本字是臽。臽是会意字,甲骨文作图1、2等形,像一个人(图B)陷落在坑里(图A)的样子。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说:"甲骨文的'今日臽'是指陷人以祭言之。"意思是活埋人进行祭祀。也有人认为就是单纯掉进陷阱的意思。商代金文作图3,上部为跪坐的人形,与从人同。西周金文(图4)人与女合为一个构件,下变为臼。可能因为到后世已看不出人掉进"陷阱"的意思,此字到篆文(图5)在其左加了"阜(后来写作阝)"旁写作"陷",成为形声兼会意字。凡是从"阜"的字,大多与高山、建筑或从上而下的动作有关。所以"陷"表掉进陷阱的意义更加明显了。"臽"已不再是常用字,但仍然保留在了一些形声字当中,如馅、焰、阎等。
"陷"由本义陷进、坠入,引申指穿透、刺破。战争中,攻进对方的阵地,或攻破对方的城池,也叫"陷",就是陷落、攻破的意思。如说"攻城陷阵"。猎人捕捉野兽,在地上挖个深坑,上面伪装好,野兽经过,掉进坑中,这就是"陷坑",又叫"陷阱"。设计害人,使人上当受骗,掉进圈套之中,称之为"陷害"。"陷"还用来比喻深深进入某种境界或某种思想活动之中。如"陷入沉思,陷入深渊"。"陷"还有凹进的意思,因为凹进也是一种陷入。"陷"还有短缺的意思,因此称某些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是"缺陷"。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xiàn
名词
陷阱;上面盖着伪装物的坑,也用于比喻。
trap
《韩非子‧六反》:"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
《汉书‧晁错传》:"其立法也,非以苦民伤众,而为之机陷也。"
设陷
不足之处;缺点。
faults
《国语‧鲁语下》:"齐闾丘来盟,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
动词
掉进(泥土等松软的物体里)。
fall into
《国语‧鲁语上》:"若以邪临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专,则不能使。"
《孟子‧梁惠王上》:"及陷於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下陷;塌陷
淹没,埋没。
submerge
《礼记‧檀弓下》:"毋使其首陷焉。"
设计害人;使坠入。
frame up
《史记‧酷吏列传》:"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
宋·叶适《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又疑虏复犯淮,故就用为提盐,皆欲以危地陷公也。"
陷害;诬陷
刺入。
《韩非子‧难一》:"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汉书‧贾谊传》:"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
嵌入。
唐·韩愈《徐泗濠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故请刻石以记之,而陷置于壁间,俾来者得以览观焉。"
攻破;占领。
capture;break
《吕氏春秋‧贵卒》:"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六月,陷赵军。"
冲锋陷阵
被攻破;被占领。
《左传‧宣公十二年》:"彘子以偏师陷,子罪大矣。"
失陷;沦陷;攻陷
缺少;不足。
《淮南子‧缪称训》:"满如陷,实如虚。"
hán
通"含"。东西放在口里。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势备》:"夫陷齿戴角,前蚤(爪)后锯(距),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也。"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字典》 )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解释
折叠说文解字
【卷十四下】【踏部】户䟟切(xiàn)
高下也。一曰陊也。从踏从臽,臽亦声。
折叠说文解字注
高下也。高下者,高与下有悬绝之势也。高下之形曰陷,故自高入於下亦曰陷,义之引申也。《易》曰:"坎,陷也。"谓阳陷阴中也。凡深没其中曰陷。
从踏,臽声。大徐作从踏,从臽,臽亦声。户䟟切,八部。
折叠广韵
户韽切,去陷匣 ‖ 臽声谈3部(xiàn)
陷,入地隤也。户韽切。五。
折叠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陷 ·康熙笔画:16 ·部外笔画:8
《唐韵》户韽切。《集韵》《韵会》《正韵》乎韽切。并音䐄。《说文》:高下也。一曰陊也。《玉篇》:坠入地也,没也,隤也。《易·需·彖》:刚健而不陷。《史记·灌夫传》:战常陷坚。
又《鲁语》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於恭。注:犹失过也。
《玉篇》:亦作錎。《集韵》:同埳。《篇海》:亦作跶。
折叠编辑本段字形书法
折叠字形对比
折叠书写提示
【规范】"阝"2画,㇌(横撇弯钩)一笔写成。
【写法】➊"阝"窄"臽"宽,顶部"阝"低,底部左右旁齐平。❷"阝",㇌(横撇弯钩)的钩部在横中线。❸"臽""⺈"窄"臼"宽;"撇的撇尖伸向"阝"侧;㇇(横撇)收笔横中线;"臼",上宽下窄,第二笔竖在竖中线左侧,㇕(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
折叠书法欣赏
折叠编辑本段音韵集成
折叠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ɡʰ
æm
王力系统
谈
ɣ
eam
董同龢系统
谈
ɣ
ɐm
周法高系统
谈
ɡ
riam
李方桂系统
谈
g
riamh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ɣ
ăm
拟音/王力系统
ɣ
ɐm
拟音/董同龢系统
ɣ
ɐm
拟音/周法高系统
ɣ
æm
拟音/李方桂系统
ɣ
ăm
折叠韵书集成
韵书名称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陷
陷
咸
去声
五十八陷
匣
开口呼
二等
全浊
户韽切
ɣɐm
集韵
陷
咸
去声
五十八陷
匣
开口呼
二等
全浊
乎韽切
ɣɪɐm
礼部韵略
去声
陷
乎韽切
增韵
去声
陷
乎韽切
洪武正韵
陷
去声
二十一勘
匣
胡
全浊
乎韽切
ɣiam
中原音韵
轞
去声
监咸
晓
齐齿呼
xiam
分韵撮要
陷
阳去
第二十四缄减鉴甲
晓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
折叠编辑本段方言汇集
◎ 赣语:hram4 陷泥巴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m3 [客英字典] ham3 [海陆腔] ham5 [客语拼音字汇] ham4 [宝安腔] ham3 [东莞腔] ham3 [台湾四县腔] ham5 [梅县腔] ham5
◎ 粤语:haam6 ha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