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字体知识 >

八思巴文

时间: 2021-04-01 11:35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文字,世称"八思巴蒙古新字",它的创制推广在必定程度上推进了蒙古人社会的文明进程。


基本信息
八思巴文

•作品称号

八思巴文



•作者

八思巴

 

•世称

八思巴藏族新字



•性质

元音附标文字


目录

1人物简介

2八思巴文 

3字母

4来源 

5影响 


折叠修改本段人物简介



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又译"发思八","帕克思巴"),本名罗卓坚赞,意为"慧幢",系西藏萨嘉人氏。听说其人三岁能讲喜金刚修法,听众叹为稀有,于是称之为"八思巴"(藏语,意为"圣者")。九岁时,又因讲喜金刚续本《二调查》而名声大著。南宋淳佑七年,他随其大伯萨班·贡噶坚赞至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成吉思汗之孙,蒙古窝阔台汗次子阔瑞皇太子,自此归附蒙古。

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召至左右,为忽必烈配偶等二十五人授佛戒。忽必烈即位后,他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被尊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教主,统天下教门。至元年间,奉诏创制蒙古文字并于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颁行全国,称"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称"八思巴文"。次年又升号"帝师",进封"大宝法王",统领西藏十三万户。至元十三年八思巴返回西藏,由元世祖忽必烈作施主,集康藏七万僧众兴曲弥法会。自任萨迦寺第一代法王,执掌西藏政教全权,为西藏实施贵族僧侣统治之始。他还曾将藏族建筑技巧,雕塑等引进内地,又将内地印刷术等传入西藏。有著作三十余种,传世至今的有《萨迦五祖记》。图示为忽必烈的圣旨金牌,用八思巴文书写,据内蒙古大学教授包祥解读为:"凭长生天的力量,皇帝的称号是崇高的,若有不服,问罪致死。"出土于内蒙古兴安盟的索伦河谷 。

折叠修改本段八思巴文



八思巴所创制的"八思巴文"属拼音文字,共有41个字母(脱胎于古藏文字母)。至元六年八思巴文作为国字颁行全国后,其推广却遭到很大阻力。除政治和文化传统因素外,首要是因为这种文字字形难以辨识,再加之在有的当地运用时还效法汉字篆书的写法,这就更加剧了识别的难度。因而虽然元廷屡次命令用八思巴文"拼写全部言语"(也确曾用八思巴文译写过一些书籍,还拼写过汉语,藏语等),但民间还是用汉字,所以,八思巴文最终还是首要应用于官方文件。元代首要流转纸币,铸钱比其它朝代都少,且多以汉文钱为主,但也用八思巴文铸过有限的几种钱币。计有世祖至元年间"至元通宝",成宗元贞和大德年间的"元贞通宝"和"大德通宝",武宗至大年间的"大元通宝"等几种。这些铸币的钱文读法均为"顺读",且除较厚大的"大元通宝"当十钱存世尚多外,其余均很稀见。

其时忽必烈委托八思巴创造八思巴文,可能是由于其时蒙古人所运用的文字源自回鹘人,而非蒙古人原创的,这样的字母不能很好地表达蒙古语语音。1352年,是该文字最后用来写作的可考年份,当然,这样的文字在后期仍然偶然被运用,如刻在印章及寺庙碑铭上作装饰之用。现在也偶然可见一些蒙古企业用八思巴文作为姓名。

伴随着蒙元帝国的消亡,八思巴文亦被逐步抛弃,成为一种"死文字",但咱们今日仍能在各种八思巴文钱币及其它元代文物上见到它。

折叠修改本段字母



字母表首要由藏文字母组成,也有一些梵文字母,还包含几个新造字母。字母形体多呈方形。关于字母数量,《法书考》、《书史会要》等前期文献及其不同版本中,有41个和43个的两种说法。前一种是指开始的字母表,即原字母表;后一种则包含续增字母。事实上,随着实践应用的需要,字母连续有所补充,据现存材料归纳,总数达57个。

书写系统类型:元音附标文字,一个字母包含一个子音及一个附着其上的元音(和藏文字母,及梵文所运用的天城体字母属同一类字母系统)。

从上到下,从左至右的书写方向:垂直。

有八思巴字母有三种不同风格,第一种称标准体,首要用于书写在我国和蒙古的印刷文本和文件;第二种称印章体,首要用于加盖公章,及在一些在纪念碑上题词;第三种称藏文体,首要用于书籍的标题和寺庙碑铭。

如下三图即为八思巴文的三种书写体。

折叠修改本段来源



八思巴文归于拼音文字,有音无义,相似音标,元代用来拼写蒙古语,回鹘语,汉语。国家培育专门人才学习该文字。

八思巴文开始称为"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颁发诏书推广,官方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扩大其运用范围。1368年元朝灭亡后,八思巴文遂逐步被抛弃。现在国内外学术界通用两种称号,一是按创制者命名,称作"八思巴文(字)";一是按字母形状特征命名,称作"方体字"。

折叠拼写规则


按忽必烈的规定,八思巴文是用来"拼写全部言语"的。现存材料也阐明,它的书写对象包含蒙、汉、藏、梵、维吾尔等多种言语。拼写各种言语时,有两种拼写原则:一是按白话语音拼写,如拼写蒙古语和汉语;一是按所拼写言语的书面方式转写,如拼写藏语和梵语。在蒙古语文献中呈现的单个藏语借词的写法有两种方式,一种与藏语书面方式相同;一种与藏语书面方式不尽相同。后者可能是依据蒙古人的读音。(见彩图)

八思巴文以音素为表音单位,字母分元音和子音。元音a不专设字母,以零方式表明,即音节首的子音和介音嫀、揃后边不写其他元音字母时,就表明后边有元音a。

折叠字母体式


常见的有正体和篆体两种。行款为左起竖写,与藏文左起横行不同。书写单位与藏文相同,以音节为书写单位,而与回鹘式蒙古文不同。这种书写单位不适合于蒙古语的特色。由于书写单位是音节,又不运用标点符号,所以阅读时词的边界和语句的边界,只能靠上下文判断。八思巴文拼写汉语时不标腔调。因而,如果原文没有汉字对照,或没有上下文,就难以确定书写单位所代表的汉字。

折叠修改本段影响



八思巴文作为元朝的国书,作为一种通用于多种言语的统一的书面方式,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历史材料。现存材猜中,拼写维吾尔语、藏语和梵语的材料很少,拼写蒙古语和汉语的材料较多,其间包含元朝官方文件的原件和碑刻,以及铜印、牌符、钱钞、图书、题记等。



上一篇:彝文 下一篇:西夏文

本页标题:八思巴文

本页地址:http://dullr.com/ziti/ziti/zitizhishi/334.html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本站部分文章转自网络整理,如有侵犯您的版权信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