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
卞向和在研究人类学对认识中国江永女书提出:江永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特为女人存在的文字,它诞生在汉朝,却在影响着汉字的结构,它同时又是汉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将又多了一个新的窗口。
卞向和在与日本著名中国文化学家户奇泽然探讨日本片假名时,认为日本片假名就有中国女书的影子。
2006年5月20日,"江永女书"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女书
别名
女字
类型
汉语方言的音节文字。
俗称
长脚文,江永女书
流行地域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
主要使用者
江永妇女
目录
1来历
2作品内容
3文字特点
4历史
5起源
折叠编辑本段来历
女书的使用者主要是汉族妇女,也有当地一些放弃瑶语只用汉语的平地瑶妇女使用,是汉语方言的音节文字。女书靠母亲传给女儿,老人传给少年的自然方式,一代代传下来。"女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语言生活中的一个奇特现象。
永州古代叫做零陵,贬谪永州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留下的《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女书故乡江永县就在这样的偏僻地域,而且是在永州市南端,跟广西交界的南岭山脉的都庞岭中。
女书,严格讲应称为"女字",即妇女文字,是一套奇特的汉字。它不仅符号形体奇特,记录的语言奇特,标记语言和手段奇特,流行的地区、社会功能和传承历史也很奇特。
女书脱胎于方块汉字,是方块汉字的变异。经过研究,女书基本单字共有1000个左右。女书字的外观形体呈长菱形的"多"字式体势,右上高左下低。斜体修长,秀丽清癯。乍看上去似甲骨文,又有许多眼熟的汉字痕迹。
关于女书所记录的语言,经过语言专家的调查研究确定,它既不是湘语、西南官话,也不是瑶语;而是一种流行在江永一带的汉语土话。是音节表音文字,一个字基本上对应一个音节。
女书作品绝大部分为七言诗体唱本,其载体分纸、书、扇、巾四大类;内容大多是描写当地汉族妇女的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乡里逸闻、歌谣谜语等。女书作品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而从这些女书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地妇女的整体形象。
女书具有文字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因而被国内外学者叹为"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汉语文字历史上的奇迹"。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内容
女书作品内容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1.喜庆作品,例如《三朝书》、《哭嫁歌》等;
2.祭祀作品,包括追悼刚刚去世的亲人和祈祷神灵;
3.交际作品,涉及交往、感谢、慰问、责骂等信件;
4.记忆作品,包括日记和传记;
5.教育娱乐作品,例如《四字女经》等伦理作品,《太平军过永明》等历史故事,《孟姜女》等传说故事,还有歌谣、谜语等;
6.歌曲作品,例如 《中国女书》等。
折叠编辑本段文字特点
女书的本质特点是音节文字,特别类似日语的假名音节文字。但是日语的假名不是独立的文字,需要汉字配合。也有些类似朝鲜文字,但是朝鲜文字在每个字记录一个音节的同时,内部又用不同的部件记录音节中的不同音素,因此朝鲜文字是音素化的音节文字。女书只是外表如同假名,残留汉字特点,本质上跟做为语素表意文字的汉字完全不同,属于音节表音文字,一个字基本上记录一个音节。女书是汉语记录历史上的一个文字奇迹,可以认为是比反切更加简单的最早的汉语拼音。
女书的外表特点是字的整体轮廓呈现长菱形,笔迹秀丽娟细,造型独特,所以也被叫做"长脚蚊"。搜
集到的字将近2000个,但是去掉异体字和错别字,实际使用的字只有大约600个。记录的是当地方言的"土话",也就是用"土话"朗读或者吟唱。江永土话又五花八门,从声调就有4个、5 个、6个、7个的不同。女书流行的上江圩镇是6个声调,县城是7个声调。因为由于湘语永全片难懂,分歧大,只在局部乡村流行,当地还通行从广西引进的官话。江永全县的官话就非常一致,官话只有4个声调。
女书的字来自部份简单的汉字,而且做了许多简化和改造。笔画简化成点、直线和弧线3种。根据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者彭泽润教授研究,女书改造汉字的目标和方式如下:
改造汉字的目标
1.女书改造汉字的目标1.整体倾斜。通过整体倾斜,形成菱形结构。例如"口"变成了"?"。几乎都可以向左边倾斜,少数字还可以向右边倾斜。
2.改造成圆点笔画。把本来就短小或者次要的笔画改造成点,而且是圆点。例如"火"字"人"以外原来有一定长度的两个点改变成圆点。有时把次要线条笔画变成点,例如"正",把其中"工"以外的两个笔画变成点。极端的例子是"亥",整个字就是4个点构成,点分别安放在"?"空间的4个角的位置。
3.改造成匀称的线条笔画。第一,把原来水平和垂直的笔画保留少量减少长度的"横"和"竖",其余改造成倾斜的长线条,形成"斜",分成"撇斜"和"捺斜"两种直线笔画,例如"井"的横变撇斜,其余变捺斜。斜线笔画,取消原来"提"和"横"的书写方向,一律采用原来"撇"和"捺"的书写方向。第二,把笔画大小变化取消,一律写成大小一致的线条,有的改造成直线,例如"大"中的"人",有的改造成弧线,主要变成"左弧"和"右狐",例如"八"和"个"中的"人"。
改造汉字的方式
1.分解和合并。把转折的线条笔画分解或者合并。有的在转折位置分解成不同笔画,例如"口"原来是3笔,女书分解成4笔,写成笔画连接的"?";同样"又"原来是2笔,在女书中写成3笔。有的简化成弧线,例如"口"也可以写成从左右包围的两个弧线,好像粘贴成圆圈的一对括号"()",实际形状像字母"o",但是要分成2个笔画写。带钩的笔画也这样分别处理,有的直接删除钩,例如"小"中间删除钩以后变成左斜,"七"中的"乚"删除钩以后改变方向写成左弧,形状像")",但是"必"中的"乚"写成两笔,形状像"v"。
2.延长和缩短。为了加大跟原来字形的区别,有的延长笔画,例如"山"中间的"丨"突破包围,向下面延长,写成"屮"的样子;有的缩短笔画,例如"曰"的右边的"丨"缩短到下面一半,形成"6"的样子。
3.增加和减少。为了加大跟原来字形的区别,有的增加笔画,例如"中"增加笔画横,变成"申"的样子;有的减少笔画,例如"手"减少笔画横,变成"于"的样子。更多的是减少结构复杂的汉字的部件,例如"炭"减少上边的"山",其余部份变成了"木+十"的上下结构。"非"左右都有的3横,减少成一个圆点代替。"声"采用俗体字,删除了繁体字"声"的大部分,只留下左上角。
4.转向和转移。无论是笔画还是部件都可以改变结构位置。有的笔画通过改变拐弯方向来改变位置,例如"七"中的"乚"写成拐弯方向相反的左弧线条。更多的是通过转移的方式改变位置,例如"下"把"丨"转移到左下角再跟倾斜的横连接成"v"的样子,整个字像"v?"的样子。部件转移位置的,例如"油"把左边的"氵"改变成平行的3个圆点以后转移到"由"的下面。
5.类化后重复。原来是两个不同部件的复合字,选择一个部件原形或者进一步简化以后的形体,同时用它代替另外一个部件,构成相同部件符合的字,例如"各"写成两个"攵"上下结构的字,"明"写成两个去掉里面两横的"月"上下结构的字。
6.附加部件。附加符号一般表示声调、送气等具有强类化作用的语音特征。在"分"的左边附件小圆圈表示"魂",从而从记录阴平音节变成记录阳平音节。对"包"这样处理可以记录"饱"这个上声音节。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
关于"女书"文字的记载,至今最早能见到的是太平天国(清朝咸丰年间)发行的"雕母钱"。该钱背面用"女书"字符铸印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字样。
江永"女书"的流传
史书不载,方志不述,当地族谱碑文,可说无一蛛丝马迹,外界少有知晓。史载太平天国曾过江永北上。1931年《湖南各县调查笔记》的《花山》条中,有"其歌扇所书蝇头细字。全县男子,能识此种字者,余未之见"的说法。
折叠编辑本段起源
关于女书的来历在当地有几种大同小异的传说。
第一种
据上江圩一带妇女传说,古时候荆田村胡家姑娘叫胡玉秀(一说叫胡秀英),才貌出众,被选入宫中作皇妃。有的说是唐朝,有的具体说是宋钦宗的西宫娘娘。在宫中受到冷遇,七年只被宠幸三晚,万般清苦,想给家人写信,又怕太监发现,便创造了女书字。她把这种字写在手帕上,向母亲和要好的姊妹诉说在宫中的苦楚,托人把手帕带回家乡,并告诉亲人看信的秘诀:第一要斜着看,第二按土话读音去理解意思。从此这种文字便在家乡妇女中流传开来。有的还说这位皇妃娘娘曾回来一趟,教会了女友写女书。有的却说是她在家时学会的女书。还有的说是她哥哥造的这种字并教会了妹妹,让她用来给亲人写信。荆田村至今有"御书楼"遗址,雕梁画柱。据说有皇帝亲笔书匾"育香楼",直到六十年代初还在,村里许多人清楚地记得。《永明县志》记载:"宋元符年间,进士胡先和,官文华阁学士,有姊玉秀,才学冠时,名达宫掖,蒙赐御书,给大夫禄,因建楼里第以藏御书。"流传女书作品中有《玉秀探亲书》。村中还有所谓皇妃、国舅回乡省亲留下的圆型石制工艺品,已被踏坐磨损不全。据荆田《胡氏族谱》记载,胡氏为宋时从山东青州迁此。
第二种
传说很久以前,上江圩一农妇生下一个女婴,体重九斤,故取名为九斤姑娘。九斤姑娘自幼天资聪敏,纺纱绩麻,织布绣花,无所不会,无所不精。她还异想天开地造出了写土话的女字。所以义年华在回答来访者时说:"只听前人讲古话,九斤姑娘最聪明,女书本是姑娘做,做起女书传世间。"
第三种
据铜山岭农场河渊村的老年妇女讲,女书是从道县传过来的。桐口、荆田村以北十里外的道县新车乡有座庙,相传女书是从这里的神台上烧香化纸买书传开的。很早以前,有一家父女三人采药路过此地,两个女儿走不动了,在地上一坐不起,老人也因悲伤死在这儿。后来这里人杰地灵,来此地祈拜可消灾去病,人们便为他们父女起座庙。哪家有病痛、哪家媳妇不生崽,到庙里拜过,病没了,灾去了,孩子也有了。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百八十里的人都来祭祀求福,而且都是女人。神台上有绣花小红鞋,没有小孩的拿一只回去照样做一双,拿一双回去就做两双。做了鞋就会有小孩,生了小孩再把鞋送回庙里。神台上还有女书。烧过香,化过纸就可以拿一本回去看读(叫"花钱买书"),读过后可以拿来换。最早的神台女书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丝线绣在绸子上,一卷一卷的。特别是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拿了女书回去要照抄一份,跟年纪大的妇女学认学唱学写。以后可以用女书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悄悄送到神台神龛上,让别人去读、去写。快出嫁的姑娘如果不会唱女歌、写女书,不会做女红,是被人看不起的。
这些关于女书的传说表明:一、女书字形体与女红图案有关;二、女书字形与方块汉字有关,可能是为遮人耳目而进行了变异;三、女书记录的是当地汉语方言土语;四、女书的创制是妇女维护自身利益的迫切需要;五、女书作品内容主要是诉苦,用于女性内部的情感交流。群众的口碑传说为考察女书的起源、创制提供了重要信息和参考依据。
折叠存在原因
女书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中国过去的旧思想使当地女性不可以读书识字:即她们所谓的"男书",所以当地的女性发明了女书,以作为姊妹妯娌之间交流的通讯方式。而一般男子亦会把女书当成是普通的花纹而不屑一顾。女书的存在已经超过数百年。
形式和内容
旧时当地不少才情女子采用这种男人不识的女书互通心迹,诉说衷肠,将其刺绣、刻划、戳印、书写于纸扇巾帕女红。搜集到的近20万字的"女书"作品,绝大部分为歌体,其载体分纸、书、扇、巾四大类。的形式包括女书书法、纂刻、激光微雕、石雕、木雕、竹雕、明信片、女巾、女扇、女书提包等。
女书作品绝大部分为歌体,其载体分纸、书、扇、巾四大类,无论哪种承载方式都十分讲究形式美。如写在纸张上的四角多配花纹,写于纸扇上的多插绘花鸟图案,而织绣在巾帕花带和服饰上的,则是精美的女红工艺品。虽然载体不同,但字体秀丽娟细,造型奇特,古意盎然,有点、竖、斜、弧四种笔画,书写呈长菱形。
其内容多是描写当地妇女的生活,还用来通信、记事、结交姊妹、新娘回门贺三朝等,文体多为七字韵文。每逢节日,女人便聚在一起,吟诵女书作品。没有规范的教材,没有正规的教师和学校,全凭世代用手抄写,民间又有将之殉葬的习俗。
女书作品主要内容是写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乡里逸闻、歌谣谜语等。也有的编译成汉字的唱本。女书记载的叙事作品就内容而言,并非女性所独创,但通过口头传承进入女书后,便成了女性心灵世界的投影。作品完全用写实手法自叙自叹心比天高、命如纸薄,美好意愿在黑暗中化作泡影的悲苦境遇,并请出民间传说中的神灵帮助逢凶化吉。这些作品的女主人公不仅都是个性张扬的"女强人",强烈要求和男性地位平等,而且她们极端厌弃鄙视男性所热衷的功名富贵。
折叠出版物
《女书传奇》,欧阳红艳编著,永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董石桂主编,山东省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是《永州这本书》丛书之一。永州市文联限量发售。内容如下:
一、"女书"之乡
(一)江永县及其"三千文化"
(二)"女书"的分布与发掘
二、"女书"探奇
(一)"女书"的产生及其本质特征
(二)世界上独特的女性文字
三、女书习俗
(一)做女红
(二)坐歌堂
(三)结姊妹
四、"女书"艺术
(一)"女书"的文学特色
(二)"女书"的书法艺术
五、"女书"传承
(一)"女书"的传承方式
(二)"女书"传人
六、"女书"保护
七、"女书"原作
《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周冶陶、宫步坦编著,明华印书馆2009年2月版,本书详细记录了女书1982年被发现的经过,女书中的情感、信仰与艺术,女书的传承与保护,与女书有关的女性习俗等内容,并分篇介绍了著名的女书传人、著名的女书研究专家和著名的女书书法家,还对湖北新发现的几种未识别文字进行了介绍。
女书是一种由民间妇女创造的文字,未经规范。《女书通--女性文字工具书》2007年出版,以女书标准字作为规范方案。《女书通》具有女书译汉字与汉字译女书两种字汇的功能:通过女书标准字音节索引可以查出:江永土话的每个音节、每个音调,有哪几个对应的女书文字,它们中间哪一个是标准字,这个女书标准字的标准书写方法是什么;通过女书标准字笔划索引,可以根据一个标准字查到它所能代表的多种汉字意义,也能够查到它的多种同音字,还能够查到它在其他7种女书字典或字汇中的写法;通过汉字译女书索引,可以查出与一个汉字相对应的女书标准字怎么写,怎么发音,与这个汉字对应的女书标准字有哪些同音字。
《中国女书合集》赵丽明主编中华书局,所收资料占所能见到的女书原始资料的90%以上。另外一本女书专著《中国女书集成--一种奇特的女性文字资料总汇》十集不分卷 赵丽明主编、周硕沂译注、陈其光译注校订。包括:贺三朝书八十二种、自传诉苦歌三十六种、结交老同书二十二种、传说叙事歌三十二种、祭祀歌七种、婚嫁歌五十六种、民歌八十七种、谜语四十七种、翻译作品二十九种、书信三十种
折叠濒临灭亡
文化大革命之前,主人去世后,它们多作为殉葬品焚化或掩埋,只有很少的作为纪念品珍藏保留,因此民间遗存极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大量女书作品被销毁。一方面,作者担心自己用女书书写的秘密会被识破;不少红卫兵基于"破四旧"的缘故,把这些神秘的文字当作"四旧"来破坏。文化大革命之后,只有少量女书作品得以保留下来。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之后,由于女性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女性之间不需要使用女书亦可交流,很少有妇女学习女书,女书开始濒临灭亡。
折叠发现
1982年,由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在湖南省江永县发现。宫哲兵随即在1983年3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全世界第一篇介绍女书的学术论文《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并在1983年第16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美国)上发表了论文《湖南江永平地瑶文字辨析》,将女书介绍到国内外。
1983年,江永发现"女书"的消息向全世界公布后,引起轰动。海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深入江永考察、学习、发掘。21世纪初,永州积极实施抢救和保护女书文化工程,通过兴建女书文化村,建立女书博物馆,组织开发女书工艺品,发展女书文化产业,使女书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折叠保护
就在"女书"在最后只有少数老年妇女才能阅读和书写,从20世纪末开始,通过一批学者努力,这种罕见的女性字符才被世界所了解和认识,并引起了海内外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作为一种独特罕见的文化遗存,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保护女书。集研究基地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国女书"村已于2003年底落户江永。
2001年5月18日在中南民族大学召开的"中国女书文化抢救工程"座谈会暨全国女书学术研讨会提出"中国女书文化抢救工程"。
2004年9月20日,阳焕宜--最后一位女书老人谢世
折叠研究意义
"女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化石",对研究人类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民族的起源以及文明的发展历程等方面,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字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折叠功能
坐歌堂、女红、婚礼贺、三朝书等说明,女书具有习俗功能、礼仪功能。礼仪是社会价值观的规范化、程式化、制度化。这种礼俗化的凝固,使女书文化由女性的需要成为全社区的必要。
农事歌、儿歌等说明,作为母亲文化,女书具有教化功能、传授功能。底层劳动人民的社会历史知识、生产生活技能以及道德培养,只能通过长辈的口耳相传、自己的体验以及民间文艺的欣赏来获取。女书作品内容的丰富,不仅使妇女的聪明才智得以升华、陶冶。同时,也传承了知识、伦理。
折叠传人
高银仙(已去世)
义年华(已去世)
阳焕宜(已去世)
何艳新
何静华
胡美月
欧阳红艳
蒲丽娟
林莹 (目前何静华、蒲丽娟、林莹是三代女书自然传人)
相关电影、歌曲
《雪花秘扇》根据华裔女作家邝丽莎同名英文小说改编,讲述发生在清末和当代两段女人之间的凄美情感故事。现代戏里,尼娜和苏菲是很要好的朋友,偶然的机会苏菲从姑姑口中听到了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的湖南江永,女人必须缠足,生活与外界几乎隔绝,但她们彼此间拥有独特的沟通密码:女书。有些少女结为"老同",在扇子或巾帕上绣写女书互通心迹,她们如同精神上的婚配,情谊可延续一生。在姑姑的组织下,苏菲和尼娜结为了"老同"。时光回退到1800年的江永,百合与雪花年仅7岁便结为"老同",在历经饥荒与叛乱后,她们一同省思媒妁之言的婚姻,以及为人母的悲欢,在彼此身上找寻慰藉。然而一场误解的产生,让她们终生的友谊遭到崩解的威胁……
由上海电影集团和福克斯探照灯等联合出品,传媒大亨默多克之妻邓文迪与米高梅主席之妻弗劳伦斯·斯洛恩监制,著名华裔导演王颖执导的影片《雪花秘扇》,已定于2011年暑期档公映。此前影片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只有外媒曝光过几张现代戏部分李冰冰、全智贤的剧照。
"女书"作为"老同"交流的工具,只写在折扇及巾帕上,只在女性间流传,不为男性所识。据了解,片中李冰冰、全智贤均有不少书写女书的镜头,因女书字型奇特,实拍前两人均做足功课,彻夜练字。
高校女生设计"女书"旗袍获国家专利
2012年11月15日,5名湖南女子学院的学生身着"女书"旗袍在校园里亮相。据这5套旗袍的设计者周京晶介绍,"女书"旗袍分为红、黄、青、蓝、紫五件不同颜色的,旗袍上有大小不一的"女书",相互构成精美、秀丽的图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5件女书旗袍分别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女书"是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及其毗邻的道县、江华部分地区,历史上出现过的一种只在妇女之间使用的神秘文字,当地称之为"女字"。图为五种不同颜色的"女书"旗袍齐亮相。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女书》由谭盾与费城交响乐团共同演绎完成,5月29日在深圳首演。恰逢雨后气温的报复性反弹,与听众的高涨情绪都热一块去了。深圳音乐厅外的那条马路,因大批观众驱车前来而出现严重的拥堵。音乐厅地面、地下两个停车场外加一个临时停车场都已塞满,很多人被迫绕行至对面的图书馆地下车库慢慢排队,造成至少上百人的迟到。他们中半数以上错过了《女书》。
《女书:女性神秘之歌》被列入了费交首次深圳音乐会的重中之重。这是最富创意的华裔作曲家谭盾的新作,他将湖南与广西交界的江永山区一种古老而不可思议的女性文字,升华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而用史诗般的音乐语言,创作出一部完全由西洋乐器演奏的大型交响曲。而与之合作的全球首演者,竟是美国享有盛誉的费城交响乐团。
奏完中美两国国歌后,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音乐总监雅尼克·涅杰-瑟贡再次快步跃上指挥台。他左侧的独奏家位置,端坐着竖琴演奏家伊丽莎白·海侬。这位身着鲜红抹胸长裙的金发碧眼高挑女郎,怀抱古色古香的琥珀色竖琴,仿佛一尊光彩照人的灵动雕像。接下来的音乐表明,无论是舞台视觉还是音乐构成,她和手中的竖琴,都是作曲家想要特别要强调的一个重要符号。
音乐开始。以小提琴高音区空灵的滑音为背景,竖琴叮咚作响,仿佛一个古老传说由远处慢慢飘来。音乐是先锋的,现代的,旋律一下难以捉摸。但不久竖琴就靠向中国传统,耳边响起五声音阶和中国古韵,以及像古筝一样的"扫弦"和拨奏。这声音伴着老奶奶的歌声,和着女人的哭泣,贯穿始终,有时优美动听,有时只是一个声音元素。我不由猜想,谭盾用这很少出现在前台的弹拨乐器领衔整部作品,是想用颗粒状的不连贯音符,去描摹古老女书中的点点墨迹吗?而被强化了的女性演奏家身份,是否也暗示女性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女书毕竟是世界上唯一标有性别印记、由女性书写和使用的文字。或许,她就是"女书"的象征?
这部约50分钟长度的交响曲,由13个标题乐章组成,乐章之间隐含戏剧性的逻辑联系,并一如既往地借助声光电,构成一组三维空间,意图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和调动听众丰富的联想。与谭盾以往作品最大的不同是,这部作品引入了乡村原生态歌声,与大型乐队的现代曲风形成鲜明的对照和有趣的交融。也亏谭盾想得出,他用舞台上方的三块小银幕,播放乡村老太和女人原唱音像,而让指挥带领乐队去追随、应和、互衬、交融。为此,指挥面前还特别摆放了两只小音箱。湘南女性沟壑纵横的面孔,泪流满面的表情,淳朴自然的吟唱,苍凉中浸着喜悦,嘈杂里透出孤独,形成一种特别的文化感染力。谭盾一个多月前在微博中说,《女书》美国首演时引起轰动,此前还说费交一些乐手在排练时流下了眼泪。这我都相信。这样一部绚丽作品,本身并存着新奇与感动。
谭盾是聪明且有战略眼光的。两年前他决定推动女书"申遗",构思完成了这部作品,随后获得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和日本NHK交响乐团的委约,又去一些国际艺术节展示,用音乐这最无国界的通用语言,一步步将女书文化推向世界。
下半场是乐迷们殷切期待的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这是最能体现"费城之声"的费交经典。如果说,在《女书》中,指挥雅尼克还有一点拘谨(在相当多的篇幅里,他只能被动地跟着银幕走),"柴六"则令他瞬间进入了挥洒自如的自由王国。这位精明壮实、活力四射的小个子,以强大的控制力和煽动力,将老柴音乐的张力挥发到极致,特别是第三乐章。第一乐章的独奏黑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音色的微妙变化与气息的精确控制,赋予这木管乐器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中场休息时,有几位文化界朋友议论说,费交首次来深,应多演这类经典,这才是人们对它最大的期待。相信这样的想法颇具代表性。加演曲目还是老柴作品,选了歌剧《尤金·奥涅金》中的《波罗乃兹舞曲》。这是音乐会最常听到的保留曲目之一,其轻快优美与《悲怆》形成强烈反差,为当晚这场音乐盛宴划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