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字体知识 >

时间: 2021-07-06 14:30
光(拼音:guāng)是汉语常用字 ,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古文字的光像人头上有火,火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光的本义是明亮,引申指光线、亮光,又引申指光荣、光彩。光也表示增光、发扬光大、作动词用。由于光滑、裸露的东西容易反光,故引申为光滑、平滑。山水风景明亮光鲜,所以风景也叫风光。

(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拼音
guāng

部首
⺌、儿

五笔
IQB(86);IGQB(98)

仓颉
FMU
光
郑码
KOGR

字级
一级(0417)

注音字母
ㄍㄨㄤ


笔画数
3+3,2+4

造字法
会意字

结构
合体字,上下结构

异体字
灮、炗、炚、炛(其余见扩展图册)

统一码
基本区-5149

四角码
9021₂

平水韵部
下平七阳

目录
1文字溯源
2详细释义
3古籍释义
4字形书法
5韵书集成
6方言音韵
折叠编辑本段文字溯源
会意字。光字甲骨文(图1-3)像火在人头上的形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近现代又有学者否定许慎的解释,认为这个字表示的是"火焚人头的刑罚",同"凶险"的"凶"是同字异形。不过把"光"字释成"凶"在先秦经典文献中尚无佐证。可以确定的是,人类很早就知道火可以照明。火焰不能用头顶着,但是人们可以用柴火或火把来照明。把火把举高,火就像在人的头顶上。有学者认为:古时取火不易,失火却极容易,为了让火既不熄灭,又不蔓延,古人便需要专人看守火苗或者保护火种。"光"字的字形,就反映了人与火的这种关系。所以"光"字不是指人的头部被火烧着了,而是以火在人下表示火种常在,光明永存。

到了商周两代的金文阶段,上部的"火"又进一步讹变:图4是商末周初"夨令方彝"里的"光",人头上的"火"不仅有三道火苗,而且还进出了两点火星来。图5是西周晚期"毛公鼎"的"光",边上的两道火苗已拉平近于横线,人也不是跪姿了。近代有人把图4的"光"视作"人用两手举火以照明",这是值得商榷的。于是在商周金文的基础上,这个字又进一步发展成下图的秦篆的"光"。"火"下人的形体已变得和金文全不一样了。到了汉隶(图8-12)阶段,这个字的讹变更大,已把上部的"火"变为"⺌",下部的"人"变为"儿",再往后就以汉隶为基文,发展成为楷书的"光"字。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guāng

名词

通常指可见光,科学上也包括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

light;ray

《诗经·齐风·鸡鸣》:"匪东方则鸣,月出之光。"

巴金《寒夜》六:"他的房门开了一条缝,漏出一点光来。"

光线;反光;阳光;光谱;凿壁偷光

色泽;光彩。

color;lustre

《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荣耀;荣誉。

honor;glory

《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老弟呀……虽说给我增了光了,我出了气了,可就难免在场这些亲友们受累。"

光荣;增光

景色;景物。

scenery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风光;观光;春光;湖光山色

神采。

《庄子·盗跖》:"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

特指日、月、星辰等天体。

《庄子·天运》:"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

三光

时光。

time

鲍照《观漏赋》:"姑屏忧以愉思,乐兹情于寸光。"

光阴

敬辞。表示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光荣。

曹植《七启》:"不远遐路,幸见光临。"

光临;光顾

比喻好处;恩惠。

favor

老舍《全家福》第一幕第一场:"得啦,谁挑不一样啊,反正我老婆子沾了大伙儿的光!"

借光;沾光

(Guāng)姓氏用字。参看"光姓"。

形容词

光明;明亮。

bright

屈原《九章·涉江》:"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汉书·元帝纪》:"风雨时,日月光。"

平滑。

smooth

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华美。

《后汉书·列女传·王霸妻》:"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

韩愈《送陆歙州诗序》:"我衣之华兮,我佩之光。"

大;远。

vast

《尚书·顾命》:"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动词

显耀,使荣耀。

glorify

《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

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光宗耀祖;光前裕后

照耀。

shine;illuminate

傅咸《赠何劭王济》诗:"日月光太清,列宿曜紫微。"

尽,一点不剩。

精光

(身体)裸露。

bare

《红楼梦》第九七回:"难道他个女孩儿家,你还叫他赤身露体,精着来,光着去吗?"

充满。

《尚书·洛诰》:"惟公德明,光于上下。"

副词

限定范围,相当于"只"。

merely;only

巴金《寒夜》二二:"不过你光是替她着想,你为什么不想到你自己。"

以上参考资料: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释义
折叠说文解字
【卷十上】【火部】古皇切(guāng)

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䎫,古文。

炗,古文。

【注释】①炗:王筠《说文解字释例》:"炗从廿火。廿,古疾字,速也。火速则光盛也。又加炎则緐(同"繁")复晦滞矣,恐是籀文。"

折叠说文解字注
朙也。

注:《左传》周内史释易观国之光曰: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从火在儿上,光朙意也。

注:说会意。目在儿上则为见,气在儿上则为欠,口在儿上则为兄,皆同意。古皇切。十部。

古文。

注:庶字从此会意。

【注释】①儿:音rén,《说文解字》认为儿是人的古文奇字。

折叠广韵
古黄切,平唐见 ‖光声阳部(guāng)

光,明也。亦州名,汉西阳县地,属江夏郡,梁置光州,因浮光山为名。又姓,田光之后,秦末子孙避地以光为氏。晋有乐安光逸。古黄切。十四。

古旷切,去宕见 ‖光声阳部(guàng)

光,上色。又古黄切。

折叠康熙字典
【子集下】【儿字部】光 ·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4

古文:炗、䎫、ȑ、䉭

《唐韵》古黄切。《集韵》《韵会》《正韵》姑黄切,并广平声。《说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传》:有孚则能光明而亨通。《正韵》:辉光,明耀华彩也。

又《集韵》:太岁在辛曰重光。

又谥法,能绍前业曰光。

又姓。《广韵》:田光后,秦末子孙避地,以光为氏。晋有光逸。

又《集韵》:古旷切,广去声。饰色也。或作䊯。

折叠编辑本段字形书法
折叠字形对比
折叠书写提示
【笔顺】①丨(竖)②丶(点)③ノ(撇)④一(横)⑤丿(撇)⑥乚(竖弯钩)

【写法】❶"⺌"窄"兀"宽。❷"⺌"首笔竖在竖中线,两侧点低撇高。❸"兀",居下半格;横笔在横中线;"儿",底部较宽,乚(竖弯钩)的竖段在竖中线,钩部超出上部。

折叠书法欣赏
以上参考资料:

折叠编辑本段韵书集成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下平十一唐



合口呼



全清

古黄切

kuɑŋ





去声

四十二宕



合口呼



全清

古旷切

kuɑŋ

集韵





平声

下平十一唐



合口呼



全清

姑黄切

kuɑŋ





去声

四十二宕



合口呼



全清

古旷切

kuɑŋ

中原音韵



阴平

江阳



合口呼

全清

kuaŋ

中州音韵

平声

江阳

姑黄切

去声

江阳

姑晃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十七阳





全清

姑黄切

kuaŋ

分韵撮要



阴平

第十刚讲降角



以上参考资料:

折叠编辑本段方言音韵
◎赣语:gwɔng1 矍光,光景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g1 [海陆腔] gong1 [梅县腔] gwong1 [东莞腔]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ong1 guong1 [台湾四县腔] gong1 [客英字典] kwong1 [宝安腔] gong1 [陆丰腔] gong1

◎粤语:gwong1
上一篇: 下一篇:

本页标题:光

本页地址:http://dullr.com/ziti/ziti/zitizhishi/682.html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本站部分文章转自网络整理,如有侵犯您的版权信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