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深
拼音
shēn
注音字母
ㄕㄣ
平水韵部
下平十二侵、去声二十七沁
部首
氵
笔画数
3+8
郑码
VWOF
五笔
IPWS
统一码
6DF1
GBK
C9EE
异体字
*㴱、ࣵ�
造字法
形声字、会意字
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字级
一级(编号2432)
四角码
3719 4
目录
1文字溯源
2详细释义
3古籍释义
4字形书法
5音韵集成
折叠编辑本段文字溯源
古代的"深"字,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兼会意字。甲骨文(新附①)左部为"水",作形符,表示这个字的本义跟水有关。右边的"奍(或作罙)"字是声符,读shēn。这两个字形组合在一起,指"水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很大"。因表示水深的距离,所以"深"字用水作形符。声符"奍(罙)"也有表意作用。古代的"奍(罙)"字是个会意字,像手执火把进入洞穴中以探索其深浅之意。后"奍(罙)"字作了偏旁,探寻之义另加提手旁写成"探",幽深之义另加三点水写成"深","奍(罙)"既表示音读,也表示探索水深的意思。由此可见"深"是由"奍(罙)"字衍生出来的,所以"深"字用"奍(罙)"字作声符并会意。
春秋战国以后,字形分两路发展。一支像人手的笔画与下部的两点整合,像"木"字,汉隶"穴"上部一点逐渐消失,隶定作"深"。另一支原像人手的笔画变成一个弧线,同时下部分叉,像"火"字。隶定后写作"㴱"。现代汉字简化时,规定"深"为正体,"㴱"作为异体淘汰。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shēn 形容词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跟"浅"相对)。 deep
《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四章:"但是雪很深,山径完全被大雪掩盖住了。"
深度;深水;深渊;深入;
深刻;深不可测
(道理、含义等)精微,不易理解(跟"浅"相对)。
deep;
profound
何劭《杂诗》:"道深难可期,精微非所慕。"
叶圣陶《倪焕之》四:"小学校里的功课到底不是深文大义,没有什么难教。"
深奥;高深;博大精深
〈文言〉指人的性格内向。 《燕丹子》卷上:"臣所知田光,其人深中有谋。"
深知;精通。 intimate 《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情意厚。
《礼记·乐记》:"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叶圣陶《倪焕之》十五:"从你的慧心,从你的深情,我断定你一定会知道。"
一往情深
时间距离长;历时久。 late
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巴金《春》二:"这夜深,还往哪儿去?"
深夜;深秋;年深日久;深更半夜
(颜色)浓(跟"浅"相对)。 deep;thick 韦庄《河传》词:"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
老舍《骆驼祥子》三:"跟着,东方的早霞变成一片深红。"
深远;深刻。
profound;
deep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
辛弃疾《美芹十论·防微》:"古之为国者,其虑敌深,其防患密。"
深究;深思;深谋远虑;发人深省
〈文言〉重大,重要。 great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位益高者责益深。"
深重;严重。 serious 《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深仇大恨
〈文言〉严酷,苛刻。 harsh
陆贾《新语·至德》:"岂恃坚甲利兵,深刑刻法,朝夕切切而后行哉?"
《汉书·刑法志》:"深者获功名,平者多后患。"
〈文言〉险要。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道里辽远,山川阻深。"
〈文言〉茂盛。 thick
《三国志·魏志·李典传》:"南道狭窄,草木深。"
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文言〉充分;多。 ample 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词:"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名词 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depth 《仪礼·觐礼》:"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
〈文言〉凹陷。 《周礼·考工记·凫氏》:"为遂,六分其厚,以其一为之深而圜之。"
古水名。为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 郦道元《水经注·深水》:"深水出桂阳卢聚。"
(Shēn) 姓氏用字。
动词 〈文言〉隐藏。 hide
《周礼·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
谢几卿《答湘东王书》:"鬼谷深栖,接舆高举。"
〈文言〉深入。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
《孙子·九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
〈文言〉加深。 《左传·庄公二十六年》:"夏,士蒍城绛,以深其宫。"
〈文言〉疏浚。
《国语·吴语》:"余沿江溯淮,阙沟深水,止于商鲁之间。"
《汉书·沟洫志》:"按经义治水,有决河深川,而无堤防雍塞之文。"
〈文言〉超过。 《史记·商君列传》:"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
副词 极力;非常。 very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山水之趣,尤深人情。"
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闻居士挥霍,深愿求饮焉。"
深知;深爱;深信不疑;深孚众望
参考资料: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释义
折叠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式针切(shēn)
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从水罙声。
〖注释〗①深水: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瑶族自治县一段仍称深水。②南平:《汉书·地理志》桂阳郡有南平县,在今湖南蓝山县东。③营道:《汉书·地理志》营道县属零陵郡,即今湖南宁远县地。
折叠说文解字注
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段注:桂阳郡南平,零陵郡营道,二志同。今湖南桂阳州蓝山县县东五里有南平城。《水经》曰:深水出桂阳卢聚,西北过零陵营道县、营浦县、泉陵县,至燕室,邪入於湘。郦云:桂阳县本隶桂阳郡,后割属始兴县,有卢溪。卢聚山在南平县之南,九疑山之东。玉裁谓卢聚山在南平之南。经举其远源,许举其近源。洭出虑聚,南流入海。深出卢聚,西北流入湘,以入江。是分驰不同也。湘水篇经、注皆不言深水。盖吕忱言深水导源卢溪,西入营水,乱流营波,同注湘津,故湘水篇言营不言深耳。今深营二水源委未闻。汉营道、营浦县皆氏於水。以字林订说文,则当作入营,不必有道字。泉陵县即今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今潇水合诸水於此入湘,深水营水在其中也。
从水,奍声。
段注:式针切。七部。按此无深浅一训者,许意深浅字当作奍,详奍下。
折叠广韵
式针切,平侵书 ‖罙声侵3部(shēn)
深,远也。又水名,出桂阳南平。式针切。二。
式禁切,去沁书 ‖罙声侵3部(shèn)
深,不浅也。式禁切。又式今切。二。
折叠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深·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8
古文:㸧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式针切,音渂。水名。《说文》: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又邃也。《增韵》:深者,浅之对。《诗·邶风》:深则厉,浅则揭。
又深微也。《易·系辞》: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
又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
又衣名。《礼·深衣》疏: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
又州名。《韵会》:后汉博陆郡,隋置深州。《广舆记》:今属真定府。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式禁切,音谂。度浅深曰深。《周礼·地官》:以土圭测土深。
折叠编辑本段字形书法
折叠字形对比
折叠书写演示
【笔顺】①丶(点)②丶(点)③㇒(提)④丶(点)⑤㇖(横钩)⑥ノ(撇)⑦丶(点)⑧一(横)⑨丨(竖)⑩ノ(撇)⑪㇏(捺)
【写法】❶"氵"窄"罙"宽,顶部左右旁齐平,底部"罙"低。❷"氵"第二点偏左,在横中线上侧。❸"罙","㓁"居上宽扁,第三笔撇在竖中线;"木"居下宽大,横笔在横中线,竖笔紧贴竖中线右侧,撇、捺收笔持平。
折叠书法欣赏
折叠编辑本段音韵集成
折叠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ɕ i̯əm
王力系统 侵 ɕ ǐəm
董同龢系统 侵 ɕ jəm
周法高系统 侵 stʰ jiəm
李方桂系统 侵 sth jəm
西汉 侵
东汉 侵
魏 侵 jəm
晋 侵 jəm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侵 jəm
北魏后期北齐 侵 jəm
齐梁陈北周隋 侵 jəm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ɕ i̯əm
拟音/王力系统 ɕ ǐěm
拟音/董同龢系统 ɕ jem
拟音/周法高系统 ɕ iɪm
拟音/李方桂系统 ś jəm
参考资料:
折叠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深 深 深 平声 下平二十一侵 书 开口呼 三 全清 式针切 ɕjem
深 深 去声 五十二沁 书 开口呼 三 全清 式禁切 ɕjem
集韵 深 深 平声 下平二十一侵 书 开口呼 三 次清 式针切 ɕiem
深 深 去声 五十二沁 书 开口呼 三 次清 式禁切 ɕiem
韵略 平声 侵 式针切
去声 沁 式禁切
增韵 平声 侵 式针切
去声 沁 丑禁切
去声 沁 式禁切
中原音韵 深 阴平 侵寻 审 齐齿呼 全清 ʂiəm
中州音韵 平声 寻侵 賖针切
洪武正韵 深 平声 二十侵 审 所 全清 式针切 ʃiəm
闯 去声 二十沁 穿 丑 次清 丑禁切 tʃ'iəm
深 去声 二十沁 审 所 全清 式禁切 ʃiəm
参考资料:
搜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