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闻(拼音:wé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一人跪坐以手附耳谛听的样子,本义为听到、听见。引申指知道、听说,又引申为传达、达到,再引申为报告、使听到,还引申指闻名,并由此引申为名声。另外闻也指听到的东西,主要指知识,也指传闻、事迹,用作名词。后来用鼻子嗅气味也叫闻。
(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闻
拼音
wén
注音字母
ㄨㄣˊ
平水韵部
上平十二文、去声十三问
部首
门、耳
总笔画
3+6、6+3
字级
一级(编号1636)
繁体字
闻
异体字
䎹、䎽、ঔ�、ঔ�、ক�、ক�、খ�、খ�、ॹ�
造字法
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半包围-左上右包围结构
仓颉码
LSSJ
五笔
UBD
四角号码
3740 1
统一码
基本区 U+95FB
目录
1文字溯源
2详细释义
3近义辨析
4古籍释义
5字形书法
6音韵汇集
折叠编辑本段文字溯源
在图1的甲骨文中,像一人跪坐,竖起耳朵,以手附耳,似乎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什么东西。人的姿势、面部神态可有差异,但都强调一只耳朵,表明在这个字中,耳朵是最重要的。根据这个字的字形及其在甲骨卜辞中的用法,学者们一致认为这就是早期的"闻"字。小篆写作图10。《说文解字》解释为"知声也(据段注)。从耳、门声"。甲骨文与小篆的闻也是有同有异,同就同在都突出一只"耳",异则异在一个是会意字(部分资料认为是象形字),一个是形声字。从会意的字形1演变为形声的闻,正如其他一些字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阶段。
在西周青铜器盂鼎铭文里,有一句话叫做"我闻殷坠命",闻字写成图2。虽然右半仍从耳,左半的人形已不像甲骨文那样富有图画性了,跪跽状的人也站起来了,耳与身体割裂开来,置于其右,人形之上又增加装饰性符号。春秋金文或加足趾形,与女旁相似(图3)。大概是这种图画式的会意字不便于书写,因而不便于交际、交流思想,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便出现了一个从昏从耳的形声字,以取代甲骨文的闻字。这个字见于铜器铭文(如图7),也见于竹简,《说文》称之为古文,便是小篆闻的前身了。
这个"古文"之所以从昏,不过是取其声罢了。清代文字学家桂馥认为"从昏者昏不能察,闻则可知",仍然把它看作会意字,不过,"闻"与黄昏没有必然联系。小篆的闻字,比起甲骨、铜器、竹简上的闻字来,显然规范整齐得多,易认易记易写,故一直沿用至今。耳在门内,是为了书写美观,门也只是代表读音,并非"入门方可闻"的缘故。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wén 动词 听见。 hear
《尚书·君奭》:"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有能格。"
杜甫《赠花卿》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闻讯;耳闻目睹;闻风丧胆
指听说,知道。 be told
《左传·隐公元年》:"公闻其期,曰:'可矣!'"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闻所未闻
〈文言〉接受。 accept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闻教;闻命;闻令
〈文言〉传布;传扬;传告。 propagate
《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一日,楚公子驰函来,女焚爇不以闻。"
〈文言〉指使君主听见,谓向君主报告。亦泛指向上级或官府报告。 report
《晏子春秋·问上六》:"臣数以闻,而君不肯听也。"
沈德符《野获编·果报·仇鬼下隶》:"然而杨氏诸人,横索不休,久而不能堪,稍稍拒之,因怒而闻之官。"
用鼻子嗅;嗅到。 smell
《韩非子,十过》:"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章:"那个胖胖的鼓着两只金鱼眼睛的女孩子摘下一枝路旁的野花,闻了闻。"
中医术语。指耳闻和鼻嗅。
〈文言〉效法;学习。 《敦煌变文集·地狱变文》:"恨汝生迷智,不曾闻好人。"
名词 〈文言〉知识;见闻。 knowledge
《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博闻强记
听到的事情;消息 information 新闻;奇闻;丑闻;逸闻
(旧读wèn)声誉,名声。
popularity;
prestige
《诗经·大雅·卷阿》:"颙颙邛邛,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令闻;秽闻
(Wén) 姓氏用字。
介词 〈文言〉趁。表示及时。 take advantage of 吴潜《满江红·上巳后日即事》词:"舴艋也闻钲鼓闹,秋千半当笙歌乐。"
形容词 〈文言〉有名;著称。
《论语·颜渊》:"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李白《赠孟浩然》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闻人;闻达;默默无闻
wèn 动词 〈文言〉通"问"。慰问。 console
《周易·旅卦》:"'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诗经·王风·葛藟》:"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文言〉通"问"。询问。 inquire 《荀子·尧问》:"不闻,即物少至,少至则浅。"
参考资料:
折叠编辑本段近义辨析
听、闻
"闻"与"听"都有用耳感受声音的意思,其不同点是"听"是主动去听,表示行为。"闻"是听到的消息,表示听的结果。如《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中的"听"就是表示听的行为,"闻"是听到的意思,表示听的结果。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释义
折叠说文解字
【卷十二】【耳部】无分切(wén)
知闻也。从耳门声。
䎽,古文从昏。
折叠说文解字注
知声也。
段注:往曰听,来曰闻。《大学》曰:心不在焉,听而不闻。引申之为令闻广誉。
从耳,门声。
段注:无分切,十二部。
古文从昏。
段注:昏声。
折叠广韵
无分切,平文明 ‖门声文1部(wén)
闻,《说文》曰:"知声也。"又音问。
亡运切,去问明 ‖门声文1部(wèn)
闻,名达。《诗》曰:"令闻令望。"
折叠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部】 闻·康熙笔画:14 ·部外笔画:8
古文:敁、䎽、䎹、斫、幢
《唐韵》《集韵》并无分切,音文。《说文》:知闻也。《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何。《礼·少仪》:闻始见君子者。疏:谓作记之人,不敢自专制其仪,而传闻旧说,故云。
又《礼·玉藻》:凡於尊者,有献而弗敢以闻。《前汉·武帝纪》:举吏民能假贷贫民者以闻。
又姓。《正字通》:宋咸平进士闻见。明尚书闻渊。
又闻人,复姓。《后汉·灵帝纪》:太仆沛国闻人袭为太尉。注:姓闻人,名袭,风俗通曰:少正卯,鲁之闻人,其后氏焉。
又兽名。《山海经》:杳山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粂,见则天下大风。
又《广韵》亡运切。《集韵》《韵会》《正韵》文运切,并音问。《韵会》:声所至也。《诗·小雅》:声闻于天。《书·吕刑》:刑发闻惟腥。《释文》:闻,音问,又如字。
又《广韵》:名达。《书·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诗·大雅》:令闻令望。朱注:令闻,善誉也。
又通作问。《前汉·匡衡传》:淑问扬乎疆外。
又《韵补》叶无沿切,音近眠。《楚辞·九章》:孤臣唫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孰能思而不隐兮,昭彭咸之所闻。还音旋。
折叠编辑本段字形书法
折叠字形对比
折叠书写提示
【笔顺】①丶(点)②丨(竖)③㇕(横折)④一(横)⑤丨(竖)⑥丨(竖)⑦一(横)⑧一(横)⑨一(横)
【规范提示】"门",㇆(横折钩)从点的右侧起笔。
【写法】➊"门"从左、上、右包围"耳",底部"门"低。❷"门",㇆(横折钩)的钩部低于左竖。❸"耳",居框内正中;框内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
折叠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