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字体知识 >

时间: 2021-06-22 11:42
颜 - 汉语文字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颜(拼音:yá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颜"的本义一般认为是指两眉之间,俗称"印堂"的部位。 后引申为额头,又引申为脸面。颜在古代也指匾额,因为匾额的位置与额头的位置相当。另外颜也作颜色讲。"颜色"本义是面容、面色,中古时开始指色彩。
颜
(基本信息主要来源:《新华写字字典 第2版》 、汉典网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拼音
yán

注音字母
ㄧㄢˊ

平水韵部
上平十五删

部首


总笔画
6+9

笔顺编号
414313333132534

五笔
UTEM(86、98)


繁体字


旧字形


异体字
ফ�、ফ�、੕�、੠�

字级
一级(3285)

统一码
基本区 U+989C

四角编码
0128₂

造字法
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目录
1文字源流
2详细释义
3古籍释义
4字形书法
5音韵集成
折叠编辑本段文字源流
形声字。西周金文作图1、2,右下部为形旁页(xié),左上部为声旁"彦"。"页"有两个读音,一个读作yè,是量词,表示书册的一张。一个读作xié,是名词,指人的头部,是字的本义。"页"(xié)是个象形字,凡是用"页"作形旁的字,意义都跟头部有关。如"颜"的本义指的是头部的一个区域。刘钊《古文字构形研究》说,金文右下的构件应该是"面"字,说明此字本义是与面部有关的。有人说,古人用"彦"作"颜"的音符,是因为"彦"指有才有德的人,也有美士的意思。而人的脸面以眉清目秀为美,所以用"彦"作声符并会意。

《说文解字》说:"颜,眉目之间也。"字面意思是眉毛和眼睛之间的部位。清代学者段玉裁认为"颜"的本义是指两眉之间,俗称"印堂"的部位,而把《说文解字》的说解"眉目之间也"改成"眉之间也",他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考虑到"颜",这个字有一个常用意义,指眉毛上到发际的部位,即前额。西汉学者扬雄在《方言》里说:"颜"在方言里表示"额"。

"颜"在"额头"这个意义上又可扩大为"脸面"之义,古人对于眉目之间的颜色特征十分敏感,所以"颜"可以引中表示脸色。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常常会在脸面上反映出来,因此,颜又指抽象意义的体面、面子,如"无颜见江东父老""厚颜无耻"中的颜。从人的面容中还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和健康状况,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气色。气色是一种色彩,由此,颜又引申指色调、色彩。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yán 名词 额头。即眉上发下、两额角间部分。
front;

forhead

《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面容;脸色。
face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

容颜;鹤发童颜
颜色;色彩。 color 李白《古风》之十二:"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颜料;五颜六色
形貌;脸上的表情。 countenance
宋玉 《九辩》:"颜淫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委黄。"

颜延之《秋胡诗》:"惨凄岁方晏,日落游子颜。"

和颜悦色;笑逐颜开
指脸皮。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无耻。"
体面;面子。
dignity;

prestige

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忍垢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 厚颜无耻
指堂上或门楣上的匾额。 tablet 《新唐书·马燧传》:"勒石起义堂,帝榜其颜以宠之。"
前面。 first 《管子·轻重甲》:"若此,则士争前战为颜行(háng)。"
古代帽子的一种。其形似古皮弁,以缣帛为之。  《宋书·五行志一》:"初为白帢,横缝其前以别后,名之曰'颜',俗传行之。"
(Yán) 姓氏用字,参看"颜姓"。  
动词 指题字于匾额或书籍封面上。  沈覆《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迁仓米巷,余颜其卧楼曰'宾香阁',盖以芸名而取如宾意也。"
形容词 显著。  扬雄《太玄·积》:"魁而颜而,玉帛班而。"
yá 名词 用同"崖",水边;山边。  《亢仓子·全道》:"亢仓子居羽山之颜三年,俗无疵疠而仍谷熟。"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释义
折叠说文解字
【卷九】【页部】五奸切(yán)

眉目之间也。从页彦声。

镝,籀文。

折叠说文解字注
眉之间也。

段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目之间不名颜。《释言》曰:猗嗟名兮,目上名。郭注云:眉眼之间,《西京赋》名作眳。薛注曰:眉睫之间,是不谓之颜也。若云两眉间、两目间,则两目间已是鼻茎谓之頞,又非颜也。面下曰:颜前也,色下曰:颜气也,是可证颜为眉间,医经之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按《庸风》,扬且之皙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传曰:扬眉上广也。清,视清明也。扬且之颜者,广扬而颜角丰满也。毛云:颜角,盖指全頟而言。中谓之颜,旁谓之角,由两眉间以直上皆得谓之颜,医经頟曰颜曰庭是也。《国语》角犀丰盈,亦角谓旁,犀谓中。犀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故相法有骨自印堂至顶者曰伏犀贯顶。若《方言》云:锣頟颜颡也。湘江之间谓之锣,中夏谓之頟,东齐谓之颡,汝颍淮泗之间谓之颜。此则依方语通谓頟为颜。非毛、许意也。《小雅》,颜之厚矣。凡羞愧喜忧必形於颜,谓之颜色,故色下曰颜气也。

从鑋,彦声。

段注:五奸切,十四部。

頪,籀文。

段注:钮树玉曰:各本篆体右作〔⿱预儿〕,误也,此从古文棻。

折叠广韵
五奸切,平删疑 ‖彦声元1部(yán)

颜,颜容。亦颜额。又姓,出琅邪,本自鲁伯禽支庶有食采颜邑者,因而著族。又邾武公名夷,字曰颜,故《公羊传》称颜公,后遂为氏。五奸切。二。

折叠康熙字典
【戌集下】【页部】 颜·康熙笔画:18 ·部外笔画:9

《唐韵》五奸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奸切,眼平声。《说文》:眉目之间也。《诗·墉风》: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毛传》:颜,额角丰满也。《左传·僖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黄帝素问》:心热者,颜先赤。扬子《方言》:頟、颜,颡也。汝颍淮泗之闲谓之颜。

又帻颜。《舆服杂事》:汉桓帝延熹中,京师作帻,皆颜短耳长,以为服妖。

又那颜。外国语,犹华言大人。

又商颜,山名。《前汉·沟洫志》:引洛水至商颜下。注:商山之颜,犹山额也。

又孱颜,山高貌。欧阳修诗:空碧更孱颜。

又姓。《姓苑》:出琅邪。鲁伯禽支庶,食采颜邑,因氏。

又邾武公字颜,《公羊》称颜公,后遂为氏。

又古通真韵,音银。苏轼《祭韩忠献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颜。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折叠编辑本段字形书法
折叠字形对比
折叠书写提示
"彦""页"宽窄相当,顶部"彦"高,底部"页"高。"彦"居左半格,"产"从上、左包围"彡";"产",右侧横笔抵竖中线;下横写在横中线上侧;三撇起笔点垂直齐平,撇势平行,第一撇从横中线起笔。"页",居右半格;"ㄇ"的顶部在横中线上方;竖撇从横中线起笔,收笔于竖中线,撇、点收笔持平。
上一篇: 下一篇:

本页标题:颜

本页地址:http://dullr.com/ziti/ziti/zitizhishi/607.html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本站部分文章转自网络整理,如有侵犯您的版权信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