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文字
朝代
战国
特点
地域色彩鲜明
分类
陶文
目录
1简介
2分类
3语系
4学术研究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在殷商甲骨文和西周、春秋金文之后,汉字的发展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开始的战国时代,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诸侯国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东周王朝的中央集权差不多丧失殆尽,就连文字,也是各写各的,所以各国的文字在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上都有许多差异。此外,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文字在这一时期比较普及,铸、刻、写文字的材料和范围有所扩大,除青铜器上的金文外,陶文、简帛文、货币文、玺印文等也大量出现。这就使得不同地区使用的汉字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宏观地看,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两大系统。
"六国文字"指的是韩、赵、魏、齐、楚、燕六国以及中山、越、滕等小国的文字,与金文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笔画的随意简化,形体结构极为混乱。"秦国文字"接近正统的西周和春秋金文,比较严谨统一,后世称为"籀文"或"大篆"。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
折叠陶文
打印或刻划在陶器(豆、釜、盆等日常用具)上的汉字。
折叠石器文字
刻写在石头上的汉字。现存重要的有:
A. 石鼓文--隋唐时发现于秦故地雍邑。
B. 诅楚文--北宋时发现于陕西凤翔的秦刻石。
C. 盟书--侯马盟书、沁阳盟书等。
折叠玺印文字
指古人刻在官印以及私印上的汉字。
折叠货币文字
货币上铸写的汉字。货币种类有刀、布、圜钱、蚁鼻钱等等。
折叠简牍文字
"简牍文字"是指古人刻或写在竹片、木片上的文字。孔子壁中书、汲冢竹书、楚简(仰天湖、望山、信阳、包山、郭店、上博藏楚竹书)、秦简(云梦睡虎地)、曾侯乙墓竹简、青川木牍等。
折叠缯帛文字
指古人写在丝织品上的文字,也叫"帛书"、"缯书"。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长沙楚帛书。
折叠金文
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战国时主要有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铜器、河北平山中山王墓铜器、安徽寿县鄂君启节等。
折叠兵器文字
指古人铸刻在兵器上的文字。古人用金、银丝在兵器上镶嵌的艺术色彩很浓的鸟形篆字叫"鸟虫书",也叫"鸟书"、"虫书"等。
折叠编辑本段语系
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两大系统。六国文字又因地域的差异可以细分,除了三晋(韩、赵、魏)之外(三晋文字自成一个体系),各国使用的文字都不相同。根据王国维《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的研究,战国文字可以分为以下五大体系。
折叠齐系文字
包括齐、鲁、邾、滕、薛、莒、杞、纪、祝、倪、任等国。是一种颇具特色的东方文字体系。书写者任意,异体字繁多,装饰笔画醒目。
折叠燕系文字
燕系文字主要是北方的燕国使用。
特异的北方风格。燕系文字比较稳定。
折叠晋系文字
包括韩、赵、魏、中山、东周、西周、郑、卫等小国。
结构修长,笔画细劲。
折叠楚系文字
包括楚、吴、越、徐、蔡、宋等大国以及汉、淮二水之间星罗棋布的小国。
字体颀长,有特殊的形体,特殊字体。王国维 《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
折叠秦系文字
主要指秦国文字。
更多地继承了西周文字的遗风,比较稳定。后来发展出规整和潦草两种类型。
折叠文字特点
1、地域色彩鲜明
主要体现在秦系文字与其他六国文字的区别上:秦系文字,字形保守,有西周文字的特点;六国文字大胆革新。
2、有正俗之分,俗体流行
正体指官方使用的文字形体,由古文字演变而来,书写端庄、形象、规范;俗体是平民大众日常使用的文字形体,由正体省改而来,书写简捷、抽象。由于俗体书写较为容易,因此逐渐流行起来。 3、字体草率诡异,简体流行
异体字大量出现。战国时期,文字日趋大众化,俗体字普遍流行,而且流行的俗体字,对正体的冲击很大,致使整个战国时期的文字,明显地体现出省改严重草率怪异的特点。
折叠编辑本段学术研究
折叠王国维
战国文字的系统研究始自于他。他不仅提出了"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的观点,而且初步划定厂战国文字的范围,提出了战国文字的研究方法。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在战国文字资料日渐丰富的今天,其观点和方法对学界仍有很大的影响。
自王国维先生倡导至今,战国文字研究得以全面铺开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战国文字资料的不断出土,战国文字的发现、考释、整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者们对战国金文、陶文、玉石文字、简帛文字、货币文字和玺印文字等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他们撰写、发表了一大批考释与研究的文章,对疑难文字进行了识读和考释,解决了一些争沦较多、难度较大的问题。对此,董莲池先生在《20世纪中国学者的战国文字研究》一文中已作了认真、详尽的分析、研究,作出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我们不再赘述。
折叠其他学者
在文字考释的基础上,部分学者对战国文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以期把握战国文字形体结构的特点、演变规律。在这方面,汤余蕙先生和何琳仪先生贡献最大。汤余蕙先生在《略沦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分"笔划、偏旁的省略"、"形体的分合"、"字形讹误"、"辅助性笔画"、"地域性特点"和"战国文字异形的成因及与商周古文的辩证关系"等六个方面,探讨、总结了战国文字构形方面的一些规律。何琳仪先生则在《战国文字通论》和《战国文字通论补订》两书中总结厂战国文字形体演变的五种规律,即简化、繁化、异化、同化、特殊符号等。唐兰先生、裘锡圭先生则分别在《古文字学导论》、《文字学概要》中对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的形体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裘锡圭先生还对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进行了对比研究。除此之外,部分学者还对某种文字作了分区断代的研究,如李学勤先生撰写的《山东陶文的发现和著录》、郑超先生撰写的《战国秦汉陶文研究概述》、《楚国官玺考述》等分别对齐国陶文、秦国陶文、楚国玺印文字进行了探讨。
折叠学者著作
在进行字形考释、辨别和理论总结的同时,研究者们还认真整理厂战国出土资料并编制、出版了多种字表、辞书,如何琳仪)、《战国文字编》等,多达20多种,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战国文字积累了资料,提供了方便。
可以说,20世纪战国文字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研究战国时代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均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中国占文字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链条,战国文字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折叠学术发展
战国文字的范围尚不明确
"战国文字是汉语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链条,研究中国文字如果忽略了这个连接商周文字和后代文字的链条,我们对中国文字的认识就不个面,而且还会影响到商周文字研究的深入。"那么,首先我们就应明确界定战国文字,明确战国文字的范围。
战国文字,日前学界一致认为它是指春秋战国间的文字,即始自春秋终至秦灭六国时期的文字,历时约550年。那么,以年代命名的战国文字就应当而且必须是这个时期内的所有文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20世纪战国文字研究的倡导者,王国维把战国文字分为东土六国文字和西土秦国文字两大部分,从而奠定了战国文字分区域研究的格局。他在《史籀篇疏证序》中说:"《史籀篇》文字,秦之文字,即周秦问西土文字也。至许书所出古文,即孔子壁中书,其体与籀文、篆文颇不相近,六国遗器亦然。壁中占文者,周秦间东土文字也。"但同为二分法,郭沫若的《青铜时代》则分南北二系。继后,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和《中国文字学》中把古文字划分为殷商系文字、两周系文字、六国系文字和秦系文字四系的同时,把战国文字分成了东方六囤和西方秦国两大块。裘锡圭先生承袭唐兰先生的四系划分,略改名称为: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仔细审视唐、裘二位先生对战国文字的研究,我们发现,他们所论述的"秦系文字"并不完全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而是涵盖了秦代的文字--小篆,"秦系文字指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以及小篆"。这样就造成了六国文字与秦系文字所跨时界不一致的现象。另外,小篆虽主要从战国时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但它毕竟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战国时期的文字进行规范整理的产物,是秦朝的正规字体,我们不应把它与战国时的秦国文字并称为秦系文字。
李学勤先生的《战国题铭概述》综合诸家之说将战国文字划分为"齐国题铭"、"燕国题铭"、"三晋题铭"、"楚国题铭"和"秦国题铭"五个部分,由此逐渐形成了五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