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长军衔_ 24军长姚宝钱55年军衔
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在世界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打出了新中国的安全,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名,更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同时,我们也遭受了巨大牺牲,志愿军伤亡总兵力近40万人,至少有13万人失去了生命,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其中不乏志愿军的高级将领。
抗美援朝中志愿军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是50军军长蔡正国。
1953年4月12日,蔡正国突然逝世,时年44岁。
消息传来,全军震惊,50军的将士们更加震惊。
此时在国内的彭德怀接到电报后,惊得说不出话来。同一天中午,正在午休的毛泽东,被叶子龙叫醒。在看了志愿军总部发来的电报后,他口里失声地“噢”了一下,刹那间脸色有些发白,随即神情有些木讷地站着,好一阵,毛泽东才喃喃道:“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抗美援朝战场是展现我军名将风采的舞台,堂堂一军之长蔡正国,为什么听起来“藉藉无名”?他有什么样的成长经历,又有什么样的战绩?让毛主席都感到痛心不已呢!
这一切要从蔡正国的成长经历开始讲起。
1909年10月蔡正国出生于江西永新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小时候长得比较矮小,人们送给他的绰号“米矮子”。
蔡正国少年时,父母为了让他能识字算帐,克勤克俭,积累了一些钱,于1920年送他进本村私塾读书。
蔡正国人虽小却很懂事,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因而格外发奋用功。他每天早晚自觉地在家自学课文、练习毛笔字,学习成绩很好,字也写得端正漂亮,深得父母和老师喜爱。
由于家庭贫困,实在难以为继,蔡正国仅读两年书就辍学了,在家跟着父母学做农活,喂猪养牛,拾粪砍柴。
1923年,在舅舅周正连及叔父的资助下,蔡正国又重新进本村私塾读书。一年半之后,舅舅和叔叔因经济拮据不能继续资助,蔡正国从此失去了读书机会。
1925年,由父亲安排,蔡正国来到莲花县琴水镇杨枧村拜刘吉清为师,学木匠四年。1922年上半年,他回到车田老家半做工半种田;9月,由本村团支部书记罗福生介绍参加了共青团。
1928年,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共同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根据地的斗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很快遍及江西永新的广大农村。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组建地方武装……轰轰烈烈的革命形势吸引着不甘命运的蔡正国,他暗自下定决心,亲自投入到这场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中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此时,他的家乡早已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和地方游击队、赤少队、农会、工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蔡正国积极参加了乡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先后担任乡少共支部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乡工会主席、乡纠察队队长、乡少年先锋队队长等。
在革命斗争中,蔡正国逐渐认识到:红军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队伍,想要打碎旧社会,翻身做主人,必须相信红军、依靠红军、加入红军、跟着红军一起战斗。
1932年4月,在扩红运动中,蔡正国与同村九名青年报名参加红军,编入永新红军预备队;五六月间,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第二师第七团当战士。经过短期军训后,蔡正国立刻投入了第三次反“围剿”作战。
8月间,第七团在宜黄到官仓前执行任务时突然被为数倍于己的敌军包围,虽然苦战了两昼夜,终因敌众我寡,蔡正国等100余人不幸被敌军俘虏。
被俘后,蔡正国被押到南昌关了半个多月。其间,敌人对他进行了审问,采取软硬兼施手法,诱骗直至严刑逼供。他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保守了党和军队的机密。敌人无可奈何,最后只好把他释放回家。
回到家中的蔡正国并没有放弃心中的信仰,终于找到了红军,被编入红一军团二师五团三营七连当战士,半年后任副班长。
此时正是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后期,他参加了乌江、戴坊、永丰等战斗。由于作战勇敢,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