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1月15日,工人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梦呜苗寨建设房屋。
连日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梦呜苗寨一派繁忙景象,人们趁着农闲,忙建设、起“新”楼。2017年起,广西融水在双龙沟景区建设梦呜苗寨的过程中,将深山里贫困村寨的木质吊脚楼主体结构整体“打包”,搬到景区内的扶贫安置点,重新起楼,通水通电,配备卫生设施。贫困户住进“复原”的房子,保持了熟悉的生活生产习惯,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并在参与景区演出、田园管理等工作中获得稳定收入。梦呜苗寨计划一共搬入100户贫困户,目前已完成12户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搬迁工作。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1
1
1月15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梦呜苗寨,工人在吊脚楼的主要结构上施工。
连日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梦呜苗寨一派繁忙景象,人们趁着农闲,忙建设、起“新”楼。2017年起,广西融水在双龙沟景区建设梦呜苗寨的过程中,将深山里贫困村寨的木质吊脚楼主体结构整体“打包”,搬到景区内的扶贫安置点,重新起楼,通水通电,配备卫生设施。贫困户住进“复原”的房子,保持了熟悉的生活生产习惯,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并在参与景区演出、田园管理等工作中获得稳定收入。梦呜苗寨计划一共搬入100户贫困户,目前已完成12户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搬迁工作。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1月15日,工人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梦呜苗寨建设房屋。
连日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梦呜苗寨一派繁忙景象,人们趁着农闲,忙建设、起“新”楼。2017年起,广西融水在双龙沟景区建设梦呜苗寨的过程中,将深山里贫困村寨的木质吊脚楼主体结构整体“打包”,搬到景区内的扶贫安置点,重新起楼,通水通电,配备卫生设施。贫困户住进“复原”的房子,保持了熟悉的生活生产习惯,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并在参与景区演出、田园管理等工作中获得稳定收入。梦呜苗寨计划一共搬入100户贫困户,目前已完成12户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搬迁工作。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3
3
建设中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梦呜苗寨(1月15日摄)。
连日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梦呜苗寨一派繁忙景象,人们趁着农闲,忙建设、起“新”楼。2017年起,广西融水在双龙沟景区建设梦呜苗寨的过程中,将深山里贫困村寨的木质吊脚楼主体结构整体“打包”,搬到景区内的扶贫安置点,重新起楼,通水通电,配备卫生设施。贫困户住进“复原”的房子,保持了熟悉的生活生产习惯,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并在参与景区演出、田园管理等工作中获得稳定收入。梦呜苗寨计划一共搬入100户贫困户,目前已完成12户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搬迁工作。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4
4
1月15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梦呜苗寨,工人在吊脚楼的主要结构上施工,准备起楼。
连日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梦呜苗寨一派繁忙景象,人们趁着农闲,忙建设、起“新”楼。2017年起,广西融水在双龙沟景区建设梦呜苗寨的过程中,将深山里贫困村寨的木质吊脚楼主体结构整体“打包”,搬到景区内的扶贫安置点,重新起楼,通水通电,配备卫生设施。贫困户住进“复原”的房子,保持了熟悉的生活生产习惯,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并在参与景区演出、田园管理等工作中获得稳定收入。梦呜苗寨计划一共搬入100户贫困户,目前已完成12户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搬迁工作。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5
5
1月15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梦呜苗寨一处吊脚楼内,居民在房间整理衣服。
连日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梦呜苗寨一派繁忙景象,人们趁着农闲,忙建设、起“新”楼。2017年起,广西融水在双龙沟景区建设梦呜苗寨的过程中,将深山里贫困村寨的木质吊脚楼主体结构整体“打包”,搬到景区内的扶贫安置点,重新起楼,通水通电,配备卫生设施。贫困户住进“复原”的房子,保持了熟悉的生活生产习惯,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并在参与景区演出、田园管理等工作中获得稳定收入。梦呜苗寨计划一共搬入100户贫困户,目前已完成12户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搬迁工作。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1月15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梦呜苗寨,一名工人将苗族吊脚楼的主要结构进行“复原”安装。
连日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梦呜苗寨一派繁忙景象,人们趁着农闲,忙建设、起“新”楼。2017年起,广西融水在双龙沟景区建设梦呜苗寨的过程中,将深山里贫困村寨的木质吊脚楼主体结构整体“打包”,搬到景区内的扶贫安置点,重新起楼,通水通电,配备卫生设施。贫困户住进“复原”的房子,保持了熟悉的生活生产习惯,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并在参与景区演出、田园管理等工作中获得稳定收入。梦呜苗寨计划一共搬入100户贫困户,目前已完成12户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搬迁工作。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7
7
文章来源: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9-01/16/c_1123996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