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山寺,香港商报 石门 夹山
熬过天地昏暗的湖南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来湘春之行自然应该是领略山水田园风光。不过,若只看风景,似乎会辜负好春天,去山里寻求禅意。来一场心灵的探寻之旅,万物生长的春天,似乎更能体会禅对生命的独特诠释。春季出游,既合适又适时。
湖南是南禅宗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一花五叶”五宗与湖南密不可分。尤其是常德溧水河流域,也被称为“充满禅意的荒野”。旷野中,有三座山。山虽小,但意象浩瀚。目标定了夹山寺,等到三月的一个春日,野花盛开的时候,就可以来一场哲学与美学的漫步。
撰文/记者 常立军
图/冯子凯
[瑶山笑]连风景都是顿悟的意思
药山寺不在任何景区内,药山只是晋市定城区附近的一座小山丘。这样的山丘遍布溧阳平原。站在通往晋城的路边,看着田里的耕作。农民,路上的中巴,这个地方就像湖南的任何一个农村,第一次来这里的人可能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山脚下的田野不远处,隐约可以看到一座寺庙,那就是药山寺。古樟树下,红白相间的墙壁,古朴而幽静。药山寺已毁建,寺内草丛中仍可见历代遗址。离开药山寺,沿着山路走,转了几圈,来到了山中的一个湖边,沿着湖边竹林中的小路走。连自我意识都可以舍弃,可以说是进入了“无我之地”。
仅仅相隔几百米,心情就大不一样了。
进入唐式建筑的竹林寺,四周没有香火萦绕。它像学院一样平静,但更自由。禅意象其实就是这样。住在这里是您照顾自己所需的一切。午饭时间,寺里的法师叫我们去斋堂,大家在斋堂里坐得井井有条,端正庄严,不乱说话,认真吃饭。一开始有点不舒服,但当我意识到安静吃饭的好处后,我很快就融入了这种氛围。饭后,餐具和筷子自己洗,洗池旁边放着一盒粘土状的东西,据说是天然的清洁材料。
半夜,药山寺禅宗随月升起。
悄悄离开客厅,披着衣服,在月光下徜徉。山谷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林时竹叶的声音。月亮升起竹林上空,山谷中充满了明净的光彩,竹林寺也沉浸在这光彩之中。这时候,我只想发出一声悠长的怒吼,对应着千年前的药山微言禅师。“云在蓝天,水在瓶中”是真实的反映,“云在月下咆哮”是直抒胸臆的澎湃澎湃。只似瑶山一代的曹东派禅风,已经显露其精髓。
作为曹东派的创始人之一,药山维彦是一位重要的禅宗大师,与妈祖道一、石头西迁有渊源。他的花城塔就在药山寺旁边的山坡上。前面的路上杂草丛生,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德山棒】千年棒回荡沅江
德山不高,所谓的主峰“古峰岭”海拔不到100米。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的高度并不是很在意,人文是比较看好的方面。这就是“常德德山有德”之说。德山的人文至少与三者有关。屈原曾在这座山脚下乘船到五竹晨阳,这是他在沅沥河流域的众多行程之一;德山玄剑禅师在此顿悟,狂暴的禅风激荡千年;荣定王墓位于德山北麓。在原常德粮油加工区,这里可以看到明代诸侯制。
游览德山看似轻松,但在了解了它的人文之后,却让人感叹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从古峰岭的德山寺可以看到沅江。德山是屈原《朝法枉》的地方。《九歌》的创作和准备工作在这里完成。痛苦的理想主义者屈原,在流浪的过程中,将楚文化的浪漫气息带到了袁立之身上。土地。站在德山上,透过杂乱的草木望向原水,可以感受到屈原出发时的茫然。唐代流放于此的诗人刘禹锡也曾在此歌唱,大概是因为这里最有观赏沅江的眼光和心情吧。
在一个叫“奇艺工厂”的公交车站下车。奇艺厂是常德老厂区,位于德山。上世纪风格的工厂还有很多。离七一厂不远,可以看到千明寺。这里是德山玄剑禅师驻锡的地方。岁月的声音从这里传来,回荡在元水之上。千明寺隐于德山,宁静而不张扬,是一座寺庙的真面目。远远看去,千明寺不大,但走进去,又是一个洞窟。
德山玄剑禅师开悟的经历,可以说是一个“大反转”的剧情。
玄剑法师,姓周,二十岁出家,学北禅,常为僧人宣讲金刚经。因此,德山很小的时候就被昵称为“周金刚”。他的禅修心得,“一毛被海吞没,海无亏。细芥臣服,锋利不动。学不学,只有我知道”,成为佛教的经典说法。玄剑对自己的修行颇为自负。他来南方不是为了学禅,而是为了挑战他,挑战的结果就是让他皈依了南宗。德山玄剑皈依南宗后,形成了猛烈的以棍饮悟的禅式。